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hbase总结:hbase client访问的超时时间、重试次数、重试间隔时间的配置

2015-11-26 14:30 288 查看
超时时间、重试次数、重试时间间隔的配置也比较重要,因为默认的配置的值都较大,如果出现hbase集群或者RegionServer以及ZK关掉,则对应用程序是灾难性的,超时和重新等会迅速占满web容器的链接,导致web容器停止服务,关于socket的超时时间,有两种:1:建立连接的超时时间;2:读数据的超时时间。
可以配置如下几个参数:
1. hbase.rpc.timeout:rpc的超时时间,默认60s,不建议修改,避免影响正常的业务,在线上环境刚开始配置的是3秒,运行半天后发现了大量的timeout error,原因是有一个region出现了如下问题阻塞了写操作:“Blocking updates … memstore size 434.3m is >= than blocking 256.0m size”可见不能太低。
2. ipc.socket.timeout:socket建立链接的超时时间,应该小于或者等于rpc的超时时间,默认为20s
3. hbase.client.retries.number:重试次数,默认为14,可配置为3
4. hbase.client.pause:重试的休眠时间,默认为1s,可减少,比如100ms
5. zookeeper.recovery.retry:zk的重试次数,可调整为3次,zk不轻易挂,且如果hbase集群出问题了,每次重试均会对zk进行重试操作,zk的重试总次数是:hbase.client.retries.number * zookeeper.recovery.retry,并且每次重试的休眠时间均会呈2的指数级增长,每次访问hbase均会重试,在一次hbase操作中如果涉及多次zk访问,则如果zk不可用,则会出现很多次的zk重试,非常浪费时间。
6. zookeeper.recovery.retry.intervalmill:zk重试的休眠时间,默认为1s,可减少,比如:200ms
7. hbase.regionserver.lease.period:scan查询时每次与server交互的超时时间,默认为60s,可不调整。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