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小白学算法2.1——冒泡排序

2015-11-21 18:23 190 查看

小白学算法2.1——冒泡排序

标签: 小白学算法

小白学算法2.x全部为排序算法

本节所有排序算法按照从小到大排序

1.冒泡排序算法

排序就是将一组对象按照某种逻辑顺序重新排列的过程

排序现象很普遍,比如高考成绩的全省排名。好的排序不仅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而且空间消耗也非常的小,比如位排序。由于现在内存的限制并不像以前那么苛刻了,甚至有时候会消耗空间来节省时间,所以排序算法常常用时间复杂度来衡量。

冒泡排序属于初级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2)。冒泡排序之所以叫冒泡排序,是因为每经过一次排序,本次排序中最大的一个数就被移动到最右端去了。整个排序的过程中就是最大的数不断地被移动到最右端,恰似一个个气泡浮出水面一般。

冒泡排序每次比较两个数,如果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大,则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假设待排序的数列为
{5, 7, 1, 4, 2}
,冒泡排序的流程如下:

黄色表示本次比较的两个数,红色表示已经冒出到水面的“气泡”

i
表示排序的次数,
j
表示某次排序比较的两个数



2.冒泡排序实现

假设一共有n个数需要排序,那么一共需要排序
n-1
次,第i次排序比较
n-1-i
次。

每次排序都会将最大的数“浮出水面”,
n
个数浮出
n-1
个数后,最后一个数必然是最小的,故只需要
n-1
次排序

n
个数两两依次做比较,需要
n-1
次比较;每“浮出”一个数,待排序的数就少一个,所以第
i
次排序比较
n-1-i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n)
{
for (int i=0; i<n-1; i++)//排n-1次
{
for (int j=0; j<n-i-1; j++)//第i次做n-1-i对比较
{
if(A[j] > A[j+1])
{
int swap = A[j];
A[j] = A[j+1];
A[j+1] = swap;
}
}
}
}


3.总结

冒泡排序其实还可以改进一下,添加一个bool型flag变量,每次排序前置为false,如果在该次排序中发生了数值位置交互,那么把flag置为true,在每次排序的结尾检测flag,如果为false则跳出排序循环。因为很可能在某次排序中整个数列就已经有序化了(如上例在
i=2
时就已经排序完毕),有序化数列中没有倒置对,故就没有交换了,故可跳出循环

冒泡排序是稳定排序,即当主键相等时,有序化后的数列主键相等的元素相对位置并没有改变

冒泡排序属于初级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2),当数据量较大时,建议采用高级排序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冒泡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