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移动开发 > Android开发

android的Binder通信机制java层浅谈-android学习之旅(88)

2015-11-20 09:28 513 查看

1.Service Manager的Java代理对象

在Java层中,Service Manager的代理对象类型为ServiceManagerProxy。它继承并且实现了IServiceManager接口,其中四个成员函数和一个变量如下:

getService、checkService:获取Java服务代理对象

addService:注册Java服务

listService:获取已经注册的java服务表mRemote:类型为Ibinder,指向了一个BinderProxy对象。这个对象用来描述Java服务代理对象,内部的成员变量mObject,指向c++层中的一个Binder代理对象。Java服务代理和c++层中的服务代理由此联系起来。

在Java层中,Service Manager的代理对象由Service Manager类创建。

其成员函数getIServiceManager,作用就是用来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了,而这个函数又是通过ServiceManagerNative类的成员方法asInterface来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的。



从上面代码可看出在调用asInterface函数之前,首先要通过getContextObject函数来获得一个BinderProxy对象。

getContextObject是一个JNI方法:



第3行调用函数获得一个句柄为NULL的Binder代理对象。第4行使用函数javaObjectForIBinde为这个对象创建一个Java服务代理对象(BinderProxy)。

第3行调用函数获得一个句柄为NULL的Binder代理对象。第4行使用函数

javaObjectForIBinde为这个对象创建一个Java服务代理对象(BinderProxy)。



这里传进来的参数是一个BpBinder的指针,而BpBinder::checkSubclass继承于父类IBinder::checkSubclass,它什么也不做就返回false。于是直接向下执行:

会创建一个Java层的BinderProxy对象



17行中,由于这个BpBinder对象是第一创建,它里面什么对象也没有,因此,这里返回的object为NULL。继续执行

最后的代码如下:



小结:整个的过程就是在Java层,我们拥有了一个Service Manager远程接口ServiceManagerProxy,而这个ServiceManagerProxy对象在JNI层有一个句柄值为0的BpBinder对象与之通过gBinderProxyOffsets关联起来。这样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的过程就完成了。

2Java服务接口的定义

在实现Java服务之前,必须要定义这个Java服务接口。在Android中通过AIDL语言来定义Java服务接口。

首先,以一个硬件访问服务为例,其aidl文件如下:

setVal设置变量

getVal获取变量

文件编译后会生成一个IFregService.java文件



IFregService.java文件展开如下:











总结:aidl文件编译之后,就是根据IFregService接口的定义生成相应的Stub和Proxy类,即实现这个FregService的Server必须继承于这里的IFregService.Stub类,而这个FregService的远程接口就是这里的IFregService.Stub.Proxy对象获得的IFregService接口。

3Java服务接口的启动

Java服务和binder服务一样,同样需要将自己注册到Service Manager中,但是由于system和Android进程启动的时候都会在内部启动一个线程池,所以运行在里面的Java服务启动时,只需要注册服务,不需要添加线程池。

服务FregService是从IFregService.Stub类继承来的,是一个实现了IFregService接口的Java服务

定义如下



第8行首先创建一个服务FregService,然后接着调用ServiceManager类的静态成员函数addService来注册。

首先分析创建过程:new FregService

由于硬件访问服务FregService继承了IFregService.Stub类,这个类继承了Binder类,因此最终创建服务时会调用Binder类的构造函数。

构造函数调用了成员函数init来执行初始化工作,init是一个JNI方法。



小结:注册Java服务时,并不是真的将Java服务注册到Service Manager中,而是将它对应的一个类型为JavaBBinder的本地对象注册到Service Manager中。当这个JavaBBinder类型的本地对象收到来自client进程的进程间通信请求时,他就需要将这个请求发送给Java服务来处理。

4Java服务代理对象的获取

ava服务在注册到Service Manager之后,Android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它来获取一个Java服务的代理对象,通过代理对象,就可以使用相应的Java服务了。

因此,客户端想要使用服务,首先要获取Java服务的代理对象,下面分析流程:

客户端中代码如下:



在第7行①通过ServiceManager类的静态函数getService获取名称为”freg”的Java服务代理对象;②使用IFregService.Stub类的函数asInterface将其转化为实现了服务接口的代理对象。

小结:经过两个函数的封装,getService函数相当于下面语句这就是我们想要获得的Java服务代理对象了。再获取了Java代理对象后,就可以调用服务了。Binder机制在提供Java接口时使用了JNI方法封装c++接口,使用AIDL语言来完成服务的定义,使用全局数据结构将Java服务接口中的各种对象和对应在c++层中的各个对象关联起来,从而使Android应用可以通过Java语言使用Binder进程间通信。

5实例

Service代码如下:



客户端的activity代码如下:



aidl文件代码如下:



aidl对应的java文件内容为:







运行截图



普通服务 和系统服务是有些区别的:

①服务启动和注册:系统服务是需要更改Android源码,将服务添加至systemserver中,并且随开机启动;此次实例是将服务编译好之后把相应的包存放在客户端功能内,当做一个数据文件来访问的。

②调用:调用系统服务客户端需要一个service manager的代理对象,靠它寻找服务的代理对象,并且完成服务;而此实例则是在客户端内使用包含了这个服务的包以及相应的接口,是对系统服务调用的一个简化。

Binder机制在java层和C++层的实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①这两层的Binder机制结构是相同的。Java层的Binder机制实际上是对c++层次进行了一个封装,使用JNI方法,使得Java代码可以调用c++层中相应的函数。

②仅从使用方式来看两个层是相同的。都是 首先需要一个Service Manager,随后定义相关的服务,之后把服务注册到Service Manager中;客户端在使用服务时,首先获得Service Manager的代理对象,之后从中找到相关的服务代理对象,在从这个服务代理对象中找到相关服务函数,调用函数完成Binder通信功能。

不同点:①数据结构:Java层想使用Binder机制就必须使用JNI方法调用C++层中的相应的对象,因此在Java层和c++层中要记录相对应的对象的地址,把两者关联起来,在Java层中就可以完成c++层中的功能

②服务的定义:c++层运行在系统底层,因此服务的定义可以直接写在头文件中,随系统运行。但是Java服务需要使用AIDL语言来定义,才能时Java服务接口有Binder通信能力。

③服务的启动:c++层的服务需要由服务端自己分配Binder线程池,而Java层的服务随着system启动,不需要自己分配。

④服务的调用:c++层:首先获得service manager的代理对象,通过它获得一个服务的代理对象,通过服务代理对象完成通信。

Java:首先获得Java层的service manager的代理对象,再通过JNI方法获得c++层中Binder代理对象,将他封装成Java服务的代理对象,返回给调用者,在使用函数的时候通过JNI方法使用c++层的Binder机制,通过Binder机制寻找Java层中相对应的服务。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