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用例图(UseCase Diagram)—UML图(一)

2015-11-19 21:42 387 查看


从上面的用例图模型,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用例图所描述的是什么。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用例图,即用来描述什么角色通过某某系统能做什么事情的图,用例图关注的是系统的外在表现,系统与人的交互,系统与其它系统的交互。

用例图有三种构成元素,分别是:角色,用例,关系


1、角色(Actor):即使用本系统的有哪些角色,不同的角色使用的系统功能部分是不同的,在用例图中用小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角色可能是人,也可能不是人,而是另外的一个系统,本系统与另外一个系统交互的话,可以将另外一个系统画成某某角色。




分析得到角色的原则,也可以看做是我们在获得角色时,需要思考的内容:





1)有哪些直接使用系统的人





2)涉及到哪些维护人员





3)使用哪些外设





4)相连的其他系统





5)还有哪些人和事物对这个系统产生的结果感兴趣。





2、用例:即系统具有的功能,在用例图中用椭圆圈表示,圈里用文字描述该用例,一般为动宾短语。



值得注意的是,某个用例不一定是只属于一个角色的,有些用例是同时属于多个角色的,即被多个角色“共享”。




在这里图书馆信息系统说明一下,用例的粒度与范围




概述级










用户目标级











子功能级














3、关系:即角色与用例之间的关系,在用例图中用线条表示,




线条是指角色与用例之间的线条,这些线条是用来联系角色(小人)和用例(圈圈)的,表示某某角色能“做”什么用例。





线条有两种:无箭头的,有箭头的。

有箭头的线条,表示角色与系统交互的过程中,数据的流向,如果箭头指向用例,就说明角色需要往系统输入数据,如果箭头指向角色,说明系统往角色输出数据。没有箭头的线条,则没有明确表示数据的流向。







有的时候,用例图在细化到子功能级别时,还会出现虚线箭头,如上图所示。




综上所述,并结合绘制用例图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整理出以下这张图来更加形象的说明用例图。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