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转)如何成为百万富翁7_房子

2015-10-21 16:13 302 查看
接下来,我们谈谈房子。[@more@]

房子对一个人而言太重要了。
虽然我对单位分房的记忆还十分清晰,但我的读者们以及我自己的未来,住房一定是要从市场上购买的。而且一套住房现在意味着几十万、几百万的现金。也许我们的一辈子赚的钱也就够买一套房子。
房子对我们太重要了,今天我们好好讨论一下你应该如何处理好买房的问题。
首先,我来猜猜大家目前遇到的关于房产的困惑有哪些(以便让我之后的故事更能有的放矢):
1、 我没钱,而且可以预见的将来,我都没办法筹集到一套哪怕是很小的一套商品房的首付款;买房对我而言是天方夜谭,我不知道我这辈子是不是能买的起房。
2、 我可能咬咬牙,能够付得起首付,但这几年我一直犹豫房价是不是会下跌,结果,房价翻着倍的往上涨,我的存款越来越没办法付得起首付款,我很着急。现在房价好象在“假摔”,已经很多房奴了,我现在买进去会不会也变成房奴;我到底该买还是不买?
这两个问题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我希望能尽量的分析透彻一点。
还是先讲讲我自己的教训,和我亲眼看到的这10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发展的基本情况。
1996年我大学毕业就进了一家银行。国营企业,职工的住房一直都是分配的。支行里集资建房,或者购入商品房后,对所有正式员工根据一个记分标准(例如:工龄几年、职称级别、职位级别、是否双职工等等)进行打分,把最好的房子给分数最高的人,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每隔个2、3年,单位又有一批新房了,就根据分数高低调配一次房子,这样分数最高的人(往往都是行长)总是住最好的房子,他的原来房子腾出来后就依次分给其他员工。
很有意思吧。
1998年,全国进行住房改革,所有福利分房一律货币化。所以在1997年的最后一次福利分房中,整个中行系统大龄青年们突击结婚(结了婚,分数可以大幅度提高,才能分到好房子),平时自由的单身汉们一个个都有了配偶,场景尉为壮观!(不好意思,看着大家都结婚了,我当时第一次有了现实的结婚冲动,虽然对象是谁我都还不知道。呵呵)
2000年,在我离开中行之前,我有一次以3.5万元获得一套当时武汉郊区(现在可不算郊区了)的75平米两室一厅的机会。(是不是很便宜?当时武汉的房价就在500~1500元/平米之间,烂便宜吧?!好日子一去不复返罗!)但当时看不起这点钱,没要。(事实上,如果我再熬1、2年,凑满5年行龄,我的中级职称能让我在整个300人中分数的排在前20名,我就能拿到好大好大的房子。真可惜!所以我要给大家一再强调,不要辞职,特别是在国营企业。)
2000年,我来到北京。与武汉这样的内陆落后城市不同,北京的买房氛围好浓厚得多。加上当时,证券行业收入颇丰,所以同事间讨论买商品房是一件颇为热烈得话题。
当时,我的印象中,在98年之前,北京的房价被炒过一次猛的,亚运村的房子被炒到了创纪录的8000元/平米,成了中国当时的天价房。我住的亚运村北1.5公里的地方(附近预留了奥运用地,当时奥运是遥不可及的未来神话,看看,眨眼奥运会就要开幕了。),房价6000。新开的楼盘外墙上挂着几层楼高的大幅促销竖幅,号称自己只要6000,所以印象深刻。
我的一位女同事刚好要买房,100平米,6、70万,收付20万,她对房子最感兴趣。我们当时都讨论买得远一点的房子,4000的,然后用省下的钱买部小汽车。如何如何。
另一个同事,(现在在高华证券拿高薪),行动果断,在北四环边(靠近机场高速)上买了4000元的70平米两房。当时觉得他买的房子档次低,好象很没面子,买房也是一种相互攀比,买的房子差了怕别人笑话。(还是那句话,要发财,就不要顾及面子,面子是阻碍你致富的最大敌人!)
当时,东二环附近的新房1万左右,当时觉得是天价,是有钱人才买得起的房子。
2000年左右,全国最高的房价在北京,其次在深圳。2001年4月份在深圳呆了1个月,觉得深圳的房子比北京低10%左右。
2001年9月份来到上海,觉得上海的房子怎么这么便宜。比北京便宜30%以上。当时上海最市中心的房子就7、8千,远一点的地方2、3千就够了。
当时还觉得上海小,比北京小多了。
当时上海的房地产热度远远没有北京高。
我心动了。有便宜货就要买入呀。这是巴菲特的最根本的投资哲学。上海在整个中国的社会地位,怎么都不应该比北京低30%呀。北京的房价是外资和官员们搞上去的。上海的房价低,适合小资居住。什么香港、台湾、韩国的穷人们都来上海买便宜房子。
我当时的存款是8万,不够买房收付。其实,只要略微借一点钱,我就能买得起房。但“面子”,让我无法向我父母开口借钱。(同样是面子,在1997年,明明有机会买入某上市公司得原始股,我也深深的意识到这是个发财机会,但没有去做。)我一直强调什么来着?!“面子是你发财致富的最大最可恶的敌人!!!”
同样的原因,在2001年,我也错过了我认为很有投资价值的武汉的一套50平米的小房。(当时收付只要3万呀!但我不好意思向我父母要回我寄放在他们哪里的6万元现金。)
2001年下半年,我们公司总部转移到了上海。这些还算是有钱的人,面对上海的房市,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彻底计划在上海安家落户,果断的买入大房子或者别墅,成交价都在4000多元/平米。这些行动果断的人为他们的果敢的行为赚取了数百万的利润。(到2008年,这些房子都在2、3万/平米左右)另一类人,则犹豫是不是在上海定居,不愿卖掉武汉的房子,或者手握现金等待心态准备好再买房。但,在犹豫间,上海的楼市开始疯狂上涨。
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陷入长达3、4年的熊市,(最近刚刚落成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就是在97年成为烂尾楼的,直到2006年重新开工。)上海市为了刺激楼市发展,在2000年出台很多优惠政策。印象最深的就是购房可以返还个人所得税。很多外企员工,买一套房,还能从上海市政府获得近10万的退税。(今天看起来真感叹此一时彼一时!)这项退税优惠知道2003年5月份才取消。
2001年开始,上海楼市进入卖方市场。楼卖得特别好(当然啦,房子那么便宜,上海前景又好)。我们同事感慨那些销售人员是多么的没有服务意识,买楼要求他们买。
我们没买房的一种普遍心态就是,觉得上海房地产过热了,等它降温再考虑买房。(讽刺的是,这一等就是7年,房价上涨了5、6倍)
2003年3月份,上海申请世博会成功,第二天就刺激上海楼市每平米涨了几十块钱。另一个女同事,当时凌晨4点去排队买房。第二天,我们都看笑话似的讨论这种奇特的排队抢号子的现象。同时,我们更坚定了上海楼市已经过热的论断。(汉!)我们都心里笑话那位同事傻,应该等房价跌了再买。
(记住,不要取笑任何投资行为,你只能认真的分析它们的对或者错,你只能用你的行为来验证对或者错,但你不能取笑金钱。你越是对钱不恭敬,钱就会越对你敬而远之!)
房子成为整个上海讨论的话题,谢国忠,谢乌鸦,从2004年开始就对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下了严重泡沫的论断。
我在我认为泡沫严重的时候,因为生孩子要窝,没办法撕掉面子,向父母借钱买了个小小的房子。到目前位置整整涨了一倍多。(说实在,很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借点钱买大一点的房子。)
2005年春节,上海房价进入癫狂状态,每天房价都在涨。家庭主妇们讨论的就是怎么投资一套房。(这种景象与2007年4月份股市的景象类似)
2005年5月份,中央和上海市的关于楼市的分歧终于总爆发,中央出台了专门针对上海市场的政策,打得上海楼市3个月内暴跌20%。(记住,2001年到2005年,房价上涨的主战场在上海;2007年房价上涨的主战场在深圳!)现在深圳出现的什么房奴、断供之类的形象,在2005年~2006年的上海都出现过。上海的温州炒房客们疯狂抛售房产。1年时间,上海房价下挫30%。我的那个房子,从05年5月份的9500跌到2006年的7500。
鉴于上海楼市大牛市已经持续5年,当时我认为楼市会进入长达5年以上的熊市。但这是多么大的错误呀。
2007年5月份,股市里赚的流油的富豪们拼命买房,引发新一轮上涨。短短半年时间,我那套房子从7500涨到13000。可怕,不可怕?
我们同事守身如玉,坚持不买房的,到了2007年9月份都纷纷买房。不过在他们买入后,还涨了30%多。太可怕了,这样涨,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呀。不要说没房子的人。向我们这些小房子的人,想换大房子都变成不可能的事。除非向银行贷款100万以上。(那就不是百万富翁,而是百万负翁了!)

好了,在调侃似的讲完我的故事之后,让我们严肃的讨论一下房产的问题:
1、 没钱买房怎么办?
说实在话,没人能够在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买房,而且人的一生一定要买房,一定要严肃认真的面对这个问题,逃避不得,与其把问题拖延下去,不如越快解决越好。
仔细阅读我们的前3篇,我想通过3年的努力,存下5~10万块是不成问题的,只要达到或者超过这个数字,就可以考虑买房。
要知道租房是要花钱的,在我看来这些钱都是冤枉钱,你一定要缩短花这个冤枉钱的时间,如果你存管还不到1万,从现在起,不能超过3年,一定要买房!(有目标才有动力!)
在经济条件和心理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可以买小房子。如果首付款不够,要敢于向父母,向朋友借钱。一句话,不要再付房租了!
在欠债有一个天大的好处,就是强制你减少消费开支,相当于强制你存钱。我可以保证,你预期10年还完的贷款,能够在3年内还完。(在对金钱渴求的压力下,人会莫名其妙的搞来很多钱。)
一句话,现在就指定买房计划!
你可以马上就着手了解本城市的房价,每个周末都跑3家房产中介,各个区域的房价要熟悉,要有第一手资料,了解到底要多少税费,了解一套小房到底要多少钱。还可以多联系中介看房,想象自己住在这样的房间里是什么感受,这能激发你存钱买房。
可能你觉得,还买不起房,就这样麻烦房产中介,有点不好意思。打消这个顾虑,你只要是潜在的顾客,你就是上帝,房产中介就是为你服务的。累死他们。(估计他们现在也累不到哪里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要再让“买房”是个空中楼阁!行动起来!
2、 房子会涨还是跌,我什么时候买入合适?
你又不是做房产投资,不要去管房子涨还是跌,你最先要解决的就是尽快的买一套房,只要有能力就去买!不要再租房了!
如果你严肃的请教我对房产走势的看法。我的意见是,鉴于房产牛市已经持续了8年,我认为会进入5年的熊市周期。观点与我3年前的一样,最终结果可能也跟3年前一样,错得一塌糊涂。
一句话:如果你买房是自住,马上就行动!如果你买房是投资,再等5年。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