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数据结构算法

【颗粒归仓,自考总结】——数据结构导论总结

2015-10-21 15:51 204 查看

引言

      数据结构这本书开始觉得挺困能,对于课本上讲的结构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得,经过小组讨论这些知识点还是渐渐清晰明了。

      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数据库联系得还是挺紧密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都是以数据结构为基础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组织数据和存储数据的方式。而所谓的逻辑结构就是数据的组织方式,存储结构就是数据的存储方式。其中涉及到两个转换,一个转换时原始数据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转换成某种模型,而这个组织方式就是逻辑结构。另一个转换为了能用计算机加工处理,从逻辑结构转换成能被计算机存储的存储结构。在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中还设计到运算,要以哪种形式组织、存储更省时间空间,这个时候就产生了算法。

     



 

组织方式

       组织方式就是逻辑结构,之所以一直用组织方式,就是觉得它通俗易懂。组织难免就要思考,思考的时候就自然而然有了逻辑。数据的组织方式有四类基本结构:集合、线性、树形和图。如下图所示:

             


 

       集合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没有邻接关系,组织形式松散。线性结构中结点按逻辑关系依次排列形成一条“链”,结点之间一个一个依次相邻接。线性结构课本上讲到了线性表、栈、队列和数组。树形结构和我们现实生活中树的特点相同,在课本中主要讲了树和二叉树。图结构比较复杂,但是它出的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存储结构

      存储结构数据结构导论这本书里没有怎么讲,就是在第一章里讲了一点内容。存储结构分为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存储数据元素,另一个是数据元素之间的关联方式,关联方式有顺序存储方式、链式存储方式、索引存储方式和散列存储方式。虽然不多,但是和后面的算法有很大的联系关系。

 

算法

      算法对于我这个文科生来说,确实是有些难了。但是概念性的东西理解起来并不是太费劲,主要是后面的代码,看还行,写起来就困难了。如果没有算法,数据结构就是不完整的,算法讲的就是排序。排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组织和存储数据。排序中又分为三种算法,交换、选择和插入,而归并排序则是这三种排序算法的优化,所以也可以说排序算法有四种。

总结

      对于数据结构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深入学习,特别是线性结构和算法这一块。希望在软考中,能把这一块空缺的知识补上。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