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宏观经济分析

2015-10-15 19:44 218 查看


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

  熟悉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熟悉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的定义、特点和关系;熟悉宏观分析资料的搜集与处理方法。
  了解国民经济总体指标、投资指标、消费指标、金融指标以及财政指标的主要内容;熟悉各项指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熟悉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概念;熟悉CPI的计算方法以及PPI与CPI的传导特征;熟悉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衡量方式;熟悉PMI概念及其应用;掌握零售物价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的概念;熟悉国际收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的内容;
  掌握货币供应量的三个层次;熟悉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金融资产总量的含义和构成;熟悉社会融资总量的含义与构成;熟悉外汇储备及外汇储备变动情况;熟悉外汇占款的含义;掌握利率及基准利率的概念;熟悉再贴现率、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和各项存贷款利率的变动影响;熟悉汇率的概念、汇率制度及汇率变动的影响;掌握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掌握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股市表现与GDP、经济周期、通货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熟悉我国证券市场指数走势与我国GDP增长趋势的实际关系。
  了解财政收支内容以及财政赤字或结余的概念;掌握财政政策和主要财政政策工具;熟悉积极财政政策及紧缩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掌握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掌握主权债务概念;熟悉主权债务相关的分析预警指标;熟悉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以及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掌握收入政策含义;熟悉收入政策的目标及其传导机制;熟悉我国收入政策的变化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途径。
  熟悉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决定原理;熟悉我国证券市场供需方的发展及现状;掌握影响证券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因素;熟悉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制度变革。
  


 
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和方法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1.判断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
  2.把握整个证券市场的平均投资价值,是判断整个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关键。
  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
  4.了解转型背景下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了解中国股市表现和宏观经济相背离的原因。
  (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及资料搜集
  1.总量分析法
  总量分析法是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因素及其变动规律的分析。总量分析主要是动态分析,同时,也包括静态分析。总量是反映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状态的经济变量。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量的总和;二是平均量或比例量。
  2.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主要是静态分析。
  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是相互联系的。总量分析侧重于动态(速度),结构分析侧重于静态(相互关系)。
  3.宏观分析资料的搜集与处理
  宏观分析所需的有效资料一般包括政府的重点经济政策与措施、一般生产统计资料、金融物价统计资料、贸易统计资料、每年国民收入统计与景气动向、突发性非经济因素等。

  二、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指标(6大类)

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
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
工业增加值
失业率
通货膨胀
采购经理指数(PMI)——宏观经济运行景气指标
国际收支
投资指标
消费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居民可支配收入
金融指标
总量指标(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金融资产总量、社会融资总额、外汇储备、外汇占款)
利率
汇率
财政指标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赤字和结余
主权债务
 
  (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6个)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公式: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GN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对应于这三种表现形态,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常用的是支出法。其公式为:
  GDP=C+I+G+(X-M)
  其中,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X-M)代表“净出口”。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一般用来衡量经济增长率(也称“经济增长速度”),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
  2.工业增加值
  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
  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
  二是收入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
  3.失业率
  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
  充分就业是指对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但不是完全利用,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不可能达到失业率为零的状态。
  4.通货膨胀
  是指用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明显地上涨。
  常用的指标有三种:零售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CPI的计算
  


  通货膨胀率:
  


  由于CPI计算时,权重具有假定性,因此在实际中要进行修正和补充:
  (1)对基期和权重进行调整
  (2)计算核心CPI
  (3)计算不同消费层次的CPI
  PPI向CPI的传导途径:(1)以工业品为原材料;(2)以农产品为原材料。
  在卖方市场条件下,PPI向CPI传导。
  通货膨胀从程度上有温和、严重和恶性三种。
  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胀率低于10%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是指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产生的三种原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5.宏观经济运行景气指标——PMI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
  PMI是经济的先行指标。以50%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
  6.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
  这里的居民是指在国内居住1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
  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单方面转移,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指标。
  资本项目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反映一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资本项目一般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
  进出口总量及其增长是衡量已过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避免国际收支的过度逆差或顺差。
  (二)投资指标
  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再生产中投入资金的数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主要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和外商投资三个方面。
  (三)消费指标(3个)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消费品总额。
  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是指某一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
  居民储蓄存款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支出以后形成的。
  3.居民可支配收入
  一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及其变化可以衡量一国的消费能力。
  (四)金融指标
  1.总量指标
  包括: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金融资产总量、社会融资总额、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
  (1)货币供应量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其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
  根据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①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
  ②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③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M2与M1的差额,通常称为准货币。
  (2)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
  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
  (3)金融资产总量
  是指手持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保险等其他资产的总和。
  (4)社会融资总额
  社会融资总额: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三方面的内涵:
  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资产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
  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三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5)外汇储备
  是一国对外债权的总和,用于偿还外债和支付进口,是国际储备的一种。
  一国的国际储备除了外汇储备之外,还包括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
  外汇储备增加,本币需求增加,国内总需求增加。非储备外汇影响机制刚好相反。
  (6)外汇占款
  外汇占款: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
  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基础货币投放
  银行体系收购外汇资产——全社会外汇储备——社会资金投放
  2.利率
  从宏观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利率的波动反映出市场资金供求的变动状况。
  利率的分类: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国债利率、回购利率、同业拆借利率。
  再贴现率和同业拆借利率是基准利率。
  (1)贴现率与再贴现率。贴现是指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其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购买票据的业务称为贴现。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周转的需要,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时所适用的利率。
  再贴现率变动对货币供应量起直接作用:再贴现率提高,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亦反。
  (2)同业拆借利率。同业拆借利率是指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
  同业拆借有两个利率,拆进利率与拆出利率。同业拆借中大量使用的利率是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
  我国同业拆借利率:SHIBOR
  (3)回购利率
  回购交易:本质为以有价证券为质押品的短期融资。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交易的利率——无风险利率。
  (4)各项存贷款利率
  国务院批准和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各项利率为法定利率,具有法律效力,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变动,且法定利率的公布、实施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
  3.汇率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以此确立了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提高汇率等同本币贬值,会扩大国内总需求;反之,会缩减国内总需求。
  汇率的变动对一国的国内经济、对外经济以及国际联系都产生重大影响。
  (五)财政指标(3个)
  1.财政收入
  包括: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和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2.财政支出
  包括: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
  经常性支出的扩大可以扩大消费需求,其中既有个人消费需要,也有公共物品的消费需求。资本性支出的扩大则扩大投资需求。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两者是此多彼少的关系。扩大了投资,消费就必须减少;扩大了消费,投资就必须减少。所以在需求结构调整时,适当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就能很显著地产生效应。
  3.赤字或结余
  如果财政赤字过大,就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和社会总供求的失衡。
  财政发生赤字的时候有两种弥补方式:一是通过举债即发行国债来弥补;二是通过向银行借款来弥补。
  只有在银行因为财政的借款而增加货币发行量时,财政赤字才会扩大国内需求。
  (六)主权债务
  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想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外债。
  主权债务危机——国家债务信用危机。其判断依据:
  国债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偿债率。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国债负担率、赤字率
  主权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

  【例1·单选题】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是指对劳动力的( )。
  A.完全利用   B.长期利用
  C.充分利用   D.全部利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充分就业并不是失业率为零,并不是完全利用,是一种充分利用。
 

  【例2·多选题】在统计GDP时,一般以“常住居民”为标准。常住居民是指( )。
  A.居住在本国的公民
  B.暂居本国的外国公民
  C.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
  D.长期居住在本国但未加入本国国籍的外国居民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长期居住在本国但未加入本国国籍的外国居民。
 

  【例3·多选题】以下有关PMI说法正确的有( )。
  A.PMI属于同步性指标
  B.PMI属于先行性指标
  C.通常用以检测宏观经济,当PMI>60%时,说明制造业经济扩张
  D.制造业PMI是一个由5个扩散指数加权计算而得的综合指数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PMI属于先行性指标;对宏观经济的检测是以50%为界的,当PMI>50%时,说明制造业经济扩张;制造业PMI是一个由5个扩散指数加权计算而得的综合指数。
 

  【例4·多选题】以下有关外汇占款说法正确的有( )。
  A.是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
  B.也是银行体系向实体经济投放资金的途径
  C.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是日常外汇储备的概念
  D.银行体系持有的外汇储备是日常外汇储备的概念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也是银行体系向实体经济投放资金的途径。银行体系持有的外汇储备是日常外汇储备的概念。
 

  【例5·多选题】主权债务危机的预警指标包括( )
  A.国债负担率
  B.赤字率
  C.债务依存度
  D.偿债率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主权债务危机的预警指标包括国债负担率、赤字率、债务依存度、偿债率。
 
 
第二节 宏观经济分析和证券市场

  一、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证券市场有经济晴雨表之称。这表明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也表明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证券市场长期趋势。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唯一因素。
  宏观经济运行通过4个途径影响证券市场:企业经营效益、居民收入水平、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资金成本。
  (二)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波动的关系
  1.GDP变动
  (1)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
  (2)高通胀下的GDP增长。
  (3)宏观调控下的GDP减速增长。
  (4)转折性的GDP变动。
  证券市场一般提前对GDP变动做出反应,也就是说,证券市场是反映预期的GDP变动,而GDP的实际变动被公布时,证券市场只反映实际变动与预期变动的差别,因而对GDP变动进行分析时必须着眼于未来,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股市指数与宏观经济走势之间的关联关系被不同程度地弱化,股市指数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经常呈现非正相关甚至负相关关系。
  2.经济周期变动
  (1)经济总是处于在周期性运动中,股价波动是永恒的。
  (2)收集有关宏观经济资料和政策信息,随时注意经济发展动向。
  (3)把握经济周期,认清经济形势。
  3.通货变动
  通货变动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
  (1)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特别是个股的影响,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完全可能产生相反方向的影响,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分析的一般性原则:共8点
  ①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价的影响较小。通货膨胀提高了债券的必要收益率,从而引起债券价格下跌。
  ②如果通货膨胀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围内持续,而经济处于景气(扩张)阶段,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那么股价也将持续上升。
  ③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经济将被严重扭曲,货币加速贬值,这时,人们会囤积商品、购买房屋等进行保值。这可能从两个方面影响证券价格:一是资金流出证券市场,引起股价和债券价格下跌。二是经济扭曲和失去效率,企业筹集不到必需的生产资金;同时,原材料、劳务成本等价格飞涨,使企业经营严重受挫,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闭。
  ④政府往往不会长期容忍通货膨胀存在,因而必然会使用某些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来抑制通货膨胀,这些政策必然对经济运行造成影响。
  ⑤通货膨胀时期,并不是所有价格和工资都按同一比率变动,而是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种相对价格变化引致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因而某些公司可能从中获利,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蒙受损失。
  ⑥通货膨胀不仅产生经济影响,还可能产生社会影响,并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和预期,从而对股价产生影响。
  ⑦通货膨胀使得各种商品价格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证券投资的风险。
  ⑧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微观影响表现为:通货膨胀之初,税收效应、负债效应、存货效应和波纹效应等都有可能刺激股价上涨。但长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必然恶化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股价将受大环境影响而下跌。
  (2)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通货紧缩将损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造成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与通货膨胀一样不利于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
  带来经济负增长,使股票债券及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下降、形成了利率下调的稳定预期、有效需求和投资的下降。

  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四种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收入政策。
  (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一系列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
  1.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6个手段: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这些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协调使用。
  (1)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国家预算的支出方向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
  (2)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3)国债。如果一段时间内,国债发行量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将会分流证券市场的资金。
  (4)财政补贴。
  (5)财政管理体制。
  (6)转移支付制度。
  2.财政政策的种类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种类: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有: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
  (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
  (3)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
  (4)增加财政补贴。
  (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作用
货币政策工具
(手段)
一般性货币政策
没定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回购交易、系安券交易、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没选择性货币政策
直接信用控制
间接信用指导
货币政策运作
紧的货币政策
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1.货币政策及其作用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两大类: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包含3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为满足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由于货币乘数的效应,政策效果比较猛烈。
  (2)再贴现政策。提高再贴现率,则收紧货币供应量。
  (3)公开市场业务:
  交易品种:回购交易、现券交易、中央银行票据
  选择性政策工具包含2种: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
  3.货币政策的运作
  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调控货币量和信用规模,使之达到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并以此影响整体经济的运行。
  货币政策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
  4.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种类
货币政策手段
对证券市场影响
紧的货币政策
利率上升
证券价格下降
公开市场业务大量卖出
证券价格下降
减少货币供应量
证券价格下降
从紧的选择性货币政策
证券价格下降
松的货币政策
利率下降
证券价格上升
公开市场业务大量买进
证券价格上升
增加货币供应量
证券价格上升
从松的选择性货币政策
证券价格上升
 
  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分析:利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利率。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三)汇率
  1.汇率制度
  (1)汇率制度。
  (2)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3)目标区间管理。
  (4)固定汇率。
  有对冲与无对冲的干预方式
  汇率再安排
  三元悖论:即自由的资本流动、固定的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同时达到。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汇率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总体会导致股市下跌。
  (四)收入政策
  1.收入政策概述
  收入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和总任务,针对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则和方针。收入政策具有更高层次的调节功能,制约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最终也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收入政策两个目标:收入总量目标、收入结构目标。
  2.我国收入政策的变化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三、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证券市场影响的途径:
  (一)国际金融市场通过 人民币汇率预期影响证券市场
  (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过 宏观面间接影响我国证券市场
  (三)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过 微观面直接影响我国证券市场
  A股与H股相关性。

  【例6·单选题】收入政策的总量目标着眼于近期的( )。
  A.产业结构优化
  B.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C.宏观经济总量平衡
  D.国民收入公平分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D国民收入公平分配属于结构目标。
 

  【例7·单选题】在下列几项中,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直接信用控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BC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还包括间接信用指导。
 

  【例8·多选题】汇率制度主要包括( )
  A.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B.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C.目标区间管理汇率制度
  D.固定汇率制度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汇率制度主要包括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目标区间管理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
 

  【例9·判断题】随着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都不断得到提高,收入增加也将增加证券投资的需求,从而导致证券价格上涨。
  
『正确答案』正确
 

  【例10·判断题】“三元悖论”是指,自由的资本流动、固定的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一个国家只能达到目标之一。( )
  
『正确答案』错误
『答案解析』“三元悖论”是指,自由的资本流动、固定的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一个国家只能达到其中两个目标。
 
第三节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

  从长期来看,证券的价格由其内在价值决定,但就中、短期的价格分析而言,证券的市场交易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成熟市场的供求关系是由资本收益率引导的供求关系,即资本收益率水平对证券价格有决定性影响。而我国的证券价格在很大程度上由证券的供求关系决定。

  一、证券市场的供给方和需求方
  (一)供给方
  证券市场的供给主体是公司(企业)、政府与政府机构以及金融机构
  自1990年我国设立证券交易所以来,上市公司的数目逐年增加。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增加的同时,我国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筹资也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需求方
  1.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为自然人,指从事证券买卖的居民。
  2.机构投资者。它包括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社保基金,也包括参与证券投资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还包括一些投资公司和企业法人。
  资金与人才实力雄厚,投资理念成熟,抗风险能力强。
  机构投资者是市场主要参与者,是市场成熟的一个标志。
  根据投资证券市场的目的不同,可以把投资者分为长期投资者和短期投资者
  前者是为了获得分红和长期增值;后者是为了获得短期资本差价。

  二、证券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与变动特点(重点掌握)
  (一)上市公司质量
  上市公司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状况是影响证券市场供给的最根本因素
  (二)上市公司数量
  影响上市公司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1.宏观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运行良好,银根较松,上市流通股份的数量就会增加,股票市场的供给相应会增加。
  2.制度因素
  三大因素:发行上市制度、市场设立制度和股权流通制度
  3.市场因素

  三、证券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与变动特点
  主要受五方面因素决定: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因素、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壮大、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
  (一)宏观经济环境
  如果宏观经济环境运行良好,就会增加对股票的需求。
  (二)政策因素
  包括市场准入政策、融资融券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甚至货币与财政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
  (三)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
  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是由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债券及信托资产等构成。
  (四)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壮大
  第一阶段是1991年至1997年
  主要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老基金和企业法人。
  第二阶段是1998年至2000年
  1998年,证券投资基金(封闭式)的出现开创了我国机构投资时代的新篇章。
  第三阶段是2001年至今
  2001年9月22日,第一只华安创新开放式基金宣告成立,从而使基金的发展跨入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真正开始步入机构投资者时代。
  2002年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打开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直接投资A股的大门。
  2011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简称《试点办法》),开启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简称RQFII)的试点。经审批的境内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可以运用在香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投资境内证券市场。
  (五)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
  资本市场开放包括:服务性开放和投资性开放
  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WTO,我国政府在入世谈判中对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做出了实质性的承诺。这些承诺包括:
  (1)B股业务
  我国承诺在加入WTO时开放B股业务
  (2)合资证券经营机构
  在中国加入WTO3年后,外国证券商、投资银行可与中国证券经营机构合资成立外资股份不超过33%的证券经营机构。
  中国加入WTO后,外资证券经营机构可与中国证券经营机构成立合资资产管理公司,外资股份不超过33%。3年后外资股份上限提高到49%。
  (3)资产管理服务

  四、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制度变革
  (一)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股权分置问题的形成。
  第二阶段,通过国有股变现解决国企改革和发展资金需求的尝试,开始触动股权分置问题。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三阶段,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国证监会于2005年4月29日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三一重工、紫江企业、清华同方和金牛能源4家上市公司称为首批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公司。
  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与意义:
  1.不同股东之间的利益行为机制在股改后趋于一致化。
  2.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定价机制的统一,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价值发现功能进一步得到优化。
  3.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违规行为将被利益牵制,理性化行为趋于突出。
  4.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5.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整体目标趋于一致,长期激励将成为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
  6.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金融创新进一步活跃,上市公司重组并购行为增多。
  7.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市场供给增加,流动性增强。
  股改之后,市场上逐渐受到受限股到期解禁流通所产生的压力。受限股有三大类:第一类是股改所产生的受限股,第二类是“新老划断"后新的IP0公司产生的受限股,第三类是上市公司再融资(如增发等)产生的受限股
  按照中国证监会2005年9月4日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第一类受限股中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东持有股份超过5%的股份在股改结束12个月后解禁流通量为5%,24个月流通量不超过l0%,在其之后成为全部可上市流通股。该类股份被市场称之为“大非"。股东持股数低于5%的称为“小非”。“小非"在股改完成后l2个月即可上市流通。
  按照中国证监会2006年5月8日和5月18日分别公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二类受限股有三种:(1)首次公开发行前公司持有的股份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流通;(2)战略投资者配售的股份自本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流通;(3)特定机构投资者网下配售股份自本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个月内不得流通。
  根据中国证监会2008年5月6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针对非公开发行受限股,发行对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购的股份自股票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1)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2)通过本次发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投资者;(3)董事会拟引入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发行对象属于以上规定以外的投资者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
  (二)《证券法》和《公司法》的重新修订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后的两法将于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两部法律的修订出台,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法制建设迈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两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
  1.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创新;
  2.切实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
  3.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监管;
  4.促进证券公司的规范和发展;
  5.完善证券发行、上市制度。
  (三)融资融券业务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上市证券或者出借上市证券供其卖出,并收取担保物的经营活动。融资融券交易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四种形式。市场通常说的“融资融券”,一般指券商为投资者提供的融资和融券交易。
  2011年10月26日,中国证监会颁布《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该办法中转融通业务:证券金融公司将自有或者依法筹集的资金和证券出借给证券公司,以供其办理融资融券业务的经营活动。
  融资融券制度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一种新的交易工具,融资融券业务特别是融券的推出将在我国证券市场形成做空机制,改变目前证券市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单边市”现状。
  (2)融资融券业务将增加资金和证券的供给,增强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和连续性,活跃交易,大大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
  (3)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将连通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增加资本市场资金供给。
  (4)融券的推出有利于投资者利用衍生工具的交易进行避险和套利,进而提高市场效率。
  (5)融资融券有利于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然而,融资融券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市场完善、提高市场有效性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
  (1)融资融券业务对标的证券具有助涨助跌的作用。
  (2)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使得证券交易更容易被操纵。
  (3)融资融券业务可能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一定威胁。

  【例11·多选题】影响股票市场供给的因素包括( )。
  A.宏观经济环境
  B.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
  C.上市公司质量
  D.制度因素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所给选项ABCD都是影响股票市场供给的因素。
 

  【例12·多选题】影响股票市场需求的政策因素包括( )。
  A.市场准入条件
  B.货币政策
  C.融资融券政策
  D.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政策因素包括市场准入政策、融资融券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甚至货币与财政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所以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