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项目管理之进度悖论

2015-10-10 09:19 162 查看
   
项目进度对于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领导,还是pm,都很关注它。但我在实践中发现一个悖论:由于重视项目进度,故将其量化作为(项目组or项目成员)重要考核指标的做法,有些情况下反而会影响项目进度。

   
这是为什么呢?先引入一个定理:事情永远不会在deadline前完成。认为为简单任务分配个相对宽裕的时间,则项目组/项目成员会提前完成并继续做下一个任务的想法有点过于理想主义。少数开发者也许会这么做,但更多数人可能跑去不必要地优化和重构程序、学习新技术甚至找最近的mm聊天。

   
还有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对任务可能完成时间的估算是一个区间,假设为[a,
b],则完成概率是时间的递增函数。比如一个任务,你可能估算3-5天可以完成。3天完成它的概率是50%,5天则是95%。

   
那为啥项目进度指标会影响项目进度呢?这是因为这些指标普遍会把估算当成承诺,然后惩罚没有遵守承诺的项目组/项目成员。作为应对措施,项目组/项目成员在给出自己估算的时候倾向于取上限而不是下限——形象点说就是戴着高帽不怕挨刀。之后又由于定理一,任务不会提前完成,故项目可能进展得更慢!

   
举例:某家公司在将项目上线承诺作为考核指标后,pm将“集成测试”时间加大到15天,但其实正常情况下只需要5天。

   
举例:当还没有进行进度考核时,我的估算组员很少有异议。但是自从某次考核由于任务延期被扣分后,组员非常在意任务估算长度,锱铢必较,有时给出的估算显得过于宽裕了。

   
   

   
项目进度考核的优点:有利于领导/pm把握进度;对项目组/项目成员起督促作用;惩罚严重延宕时有理有据。

   
缺点:存在“进度悖论”,奋力抓进度,进展反而更慢。

   
也许可行的解决之道:

   
一)pm说了算。需要pm有绝对权威并且全能。副作用是比较独裁,可能影响士气。

   
二)模糊考核法。其实pm对组员的表现好坏是心里有数的,填表计算只是为了阐述/证明pm心中谁好谁坏的结论罢了。干脆省下这一步,直问pm本心算了哈哈。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