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大道至简》第一章读后感

2015-09-20 17:13 155 查看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几句话,想必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愚公移山》中的这几句话,被周爱民巧妙地运用到了《大道至简》第一章的开篇。短短的几句话,却道出了编程的精髓。

两千多年前的寓言中,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工程名家:愚公。《大道至简》借这个寓言故事,并不是单纯的向我们讲述一位伟大的“搬山”老人,她讨论的则是工程、管理中的思想。这么说,可能还是有些笼统,那接下来,我想和大家一同细细品味一下这本书,这个寓言故事。

古之有言: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说的,就是愚公的坚持不懈。“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也就是工程中的循环结构。作为优秀的分析师,愚公也讲述了这个循环的可行性:由于“山不加增”,所以条件“山平”必将成立,所以这不会是一个死循环。在《愚公移山》一文中,我们了解到了编程的根本:顺序、分支和循环。庞大若“愚公移山”这样的工程,都是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编程来实现的。这,就是编程的精义。

经过大一一年学习了C++,所以我们对于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已经耳熟能详,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公式:程序 = 结构 + 算法。记得Pascal之父,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先驱Niklaus.Wirth最著名的一本书是《算法 + 数据结构 = 程序》 。算法与数据结构对于程序设计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这也是编程的灵魂。编程作为一种行为,重要的是知道其逻辑方法就可以了。《大道至简》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积极工作和勤于思考都要占用时间。”没错,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舒适的生活在象牙塔里,我们有的就是时间,大把大把的时间。而我们应该把时间用于积极思考,那样的大学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才是不被荒废的。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还很不优秀,那么就需要不断充电,不断学习和思考。

《大道至简》的第一章里还提到了《数据结构》这本书,而这也是我们正在学习的一门课程。这无疑给刚刚开始学习《数据结构》的我们敲了一记警钟,提醒我们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读完《大道至简》第一章,我感触颇深。作为未来网络工程这个领域中的一员,我们现在所学的很多课程,都与《大道至简》这本书中的内容相契合。通过阅读《大道至简》,我懂得了现阶段应该重视哪些课程,这也为我的大学学习指明了方向。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