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LoadRunner性能图表分析

2015-09-18 20:54 183 查看
1、Average Transxction Response Time(事务平均响应时间)

“平均事务响应时间”显示的是测试场景运行期间的每一秒事务执行所用的时间,通过它可以分析场景运行期间应用系统的性能走向。例如随着测试时间的变化,系统处理事务的速度开始逐渐变慢,这说明应用系统随着时间的变化,整体性能将会有下降的趋势。

2、运行Vuser—平均事务响应时间合并关联图

通过该合并图可以分析随着用户数量的变化,各个事务平均响应时间的变化,从而可以得出各个事物在制定时间内最大的并发用户数。

3、每秒点击次数

是Vuser每秒向web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数,查看曲线情况可以判断被测系统是否稳定。曲线呈下降趋势表明web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在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服务器瓶颈问题,也有可能是Vuser数量减少,访问服务器的HTTP请求减少。

4、吞吐量(Throughput)

表示服务器在任意时间的吞吐能力,即任意时间服务器发送给Vusers的流量。其是度量服务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度量单位是字节,另外也有兆字节。

5、运行Vuser—吞吐量合并关联图

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瓶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在网络和服务器正常的情况下,随着并发用户数增加,网络吞吐量也会增加。)因此可以通过不断的增加并发用户书和吞吐量观察系统的性能瓶颈。然后从网络、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和代码本身4个环节确定系统的性能瓶颈。

6、Hits per Second—Throughput合并关联图

在比较吞吐量和每秒的点击率中我们可以获得服务器在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如果服务器如和预期的一样在执行,那么吞吐量会随着它每秒的点击量增加而增加。这是期望实现的情况,因为点击增加一次就会需要服务器发送更多的信息给用户。如果电机的次数增加而吞吐量恒定或减少以及在固定范围内壁咚,就说明服务器无法执行增加的请求(每秒点击率),结果就是事务反应时间的增加。

7、HTTP Responses per Second(每秒HTTP响应数)

“每秒HTTP响应数”是显示运行场景过程中每秒从Web服务器返回的不同HTTP状态码的数量,还能返回各类状态码的信息,可以判断服务器在压力下的运行情况,也可以通过对图中显示的结果进行分组,进而定位生成错误的代码脚本。常见http状态返回代码如下:

200(成功)服务器已成功处理了请求。通常,这表示服务器提供了请求的网页。

201(以创建)请求成功,并且服务器创建了新的资源。

202(已接受)服务器已接受请求,但尚未处理。

203(非授权信息)服务器已成功处理了请求,但返回的信息可能来自另一来源。

204(无内容)服务器已成功处理了请求,但没有返回任何内容。

205(重置内容)服务器已成功处理了请求,但没有返回任何内容。要求用户清除表单内容,输入新的内容

206(部分内容)服务器成功处理了部分请求。

301(永久重定向)请求的网页已永久移动到新位置。服务器返回此响应(对Get或Head请求的响应)时。会自动将请求者转到新位置。

404(请求的网页未找到)服务器找不到请求的网页。例如,对于服务器尚不存在的网页经常会返回此代码.

500(服务器内部错误)服务器遇到错误,无法完成请求,一般是由于页面代码加载出错造成。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