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军工企业保密工作当前面临的新问题

2015-09-17 15:58 337 查看
(原作者:向晓虹)以“兴船报国、创新超越”为宗旨的中船重工集团,历经了多年的创新发展和军工人的不懈努力,保密工作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和实践经验;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普遍应用,保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考验,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保密工作的客观规律,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管理工作,真正担负起保安全、保发展、保效益的重任。

军工企业保密工作当前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军工企业的发展也处于上升阶段,保密工作正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密范围不断扩大。

传统保密范围一般为企业内部的涉密文档和技术资料,但随着工作协同范围的扩大和信息化的发展,工厂内部的各个岗位以及配套企业单位、服务单位都需要逐步纳入到整体保密工作中去。同时企业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外交流和宣传日益增多,最能代表企业实力水平的高精尖武器装备配套产品、环境设施和技术能力等被作为吸引客户的工具进行宣传,这样的对外交流尺度需要企业认真斟酌把握。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多元化、技术更新的加快、市场条件下的企业产品集群平台的相互交融,使得军工企业保密范围不断扩大。如何准确把握保密范围,是新形势下企业保密工作的重要基础。

保密队伍缺乏专业化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工厂内部涉密信息系统日益扩大,保密技术手段不断升级更新,各类保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地应用于保密工作实践。要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就需要保密管理队伍中有大量不仅了解保密管理要求,而且能够掌握先进科技保密技术手段的专业化人员,以指导、判断、处理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保密安全问题。目前保密部门的专业化人才比较缺乏。

保密意识不强,保密制度未完全落实。

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企业相当部分涉密人员具有一定的保密意识,也知道一旦发生失泄密会给国家、企业、个人带来严重后果和危害。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保密行为规范不了解、不熟悉、不用心、怕麻烦,等等,存在较为严重的侥幸心理,造成了部分人员或部门违规违章操作、“开环”操作,执行保密纪律、保密制度的主动性、自觉性严重缺失。为失泄密事件留下潜在风险,大多数“过失”失泄密,皆因此而成。

企业制定了很多保密制度,但与企业其他制度(如生产、经营、规划等)之间未能有效衔接,制定的标准和掌握的尺度有不统一的情况。在制度体系规划上还不能体现保密工作系统的完整性和宏观性,可追溯性不高,能契合工厂当前管理实际的保密制度不完善。企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工作与保密管理仍存在“隔离带”,保密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全程跟进科研生产实践活动。

保密管理难度增大。

当前,“军民融合”成为新时期提倡的方式,“平战结合”的涵义不仅仅是把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基础同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结合起来,还要从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拓展到自主创新及基础建设等多个领域,在整个企业经营范围中更广、更深、更高层次地进行融合。融合后的模式,不仅在技术上强调共用一个平台,管理上强调共用一套资源,还要求在生产上强调一体化管理,实现快速反应。这使得保密工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复杂性越来越大,保密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

完善军工保密工作的思路及建议

当前的保密工作重点,主要仍是抓好人员意识的提升、技防手段的完善、物防基础的加强;加强保密管理制度的健全、加强重点部位的防范以及创新宣传培训形式,使工厂各级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提高保密素养,逐步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和谐一致。此外,保密工作建设上,我们还应注意:

加强、加快保密能力建设。

保密工作需要体系化、实体化、精细化。随着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条例》的实施、《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的施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重新修订,保密工作的技术含量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复杂性越来越大。不仅会对技防设施等基础建设提出较高的硬性要求,而且会对保密工作理念、规则、体系建设等都提出新要求。这要求我们尽快加强、加快保密能力建设。

保密工作的体系化建设,就是要按照系统性原则,统筹考虑如资源配置、网络安全保密产品的整合、人员协作、制度编制等,做好各环节的衔接,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同时,坚持保密工作的目标性,对关键部位、重点人群、信息网络及各种磁介质等,以严格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手段为保障,来确保实现“无失泄密”的企业保密基础目标。此外,为了加强重点目标的安全防范,还应与保卫部门紧密联系合作,加强对物理环境的安全保密工作力量。

建立新机制,把保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适应“军民融合”“平战结合”的新要求,当前军工企业保密工作紧迫任务是应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的保密工作机制。当前军工企业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领导干部对保密工作缺乏足够的了解,认为保密工作不直接创造价值,保密工作得不到领导很好的重视,不利于保密工作的开展。建立新机制是军工企业保密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新机制在管理中不仅强调人的自觉性,更要针对人和组织的行为,以一种“看得见”的形式进行管理。转换机制模式保密工作将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这种新机制是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从战略上组织实施保密理念,行为倡导、培训教育、管理规范、环境建设、制度创新等,做到环环相扣。保密工作管理要努力做到实体化、精细化。比如要有一套国家层面的保密工作培训教材,有一套保密管理技术手段,有一支保密管理职业化队伍,有关键岗位保密工作操作手册以及对企业全程的精细管理的保密制度体系。保密制度应该做好顶层设计,按照要求清晰、可量化、可操作、可追溯的原则,做好保密教育与承诺机制、保密检查与沟通评价机制系统工程体系建设。(原作者:向晓虹)深化保密文化建设。

“人”的管理是目前企业保密管理的核心要素。从某种意义讲,人是一切国家秘密的最关键载体,抓好“人”的管理,也就抓住了保密工作的关键。但是,如果仅仅是靠保密制度和检查机制来约束人,很难达到自觉的效果,要让每一位人员自觉树立保密观念,自觉遵守保密制度,能保密,会保密,就必须要进行保密文化建设。

企业保密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管理实践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建设首先是讲使命感,军工企业的使命是“富国强军”。企业保密工作要服从于企业战略,要从正面抓起,不能光用罚款、撤职处分等处罚手段来约束。保密制度再完备,技防手段再先进,从根本意义上也无法控制人的活动,所以要高度重视保密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要让企业员工能看到、体验到、做得到、理解到,提高主动性。保密文化是软硬载体的结合,大致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保密观念,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念、科学态度、保密承诺与态度,如“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的工作理念,签订“保密承诺书”等规范行为;二是保密管理,即系统工程、人、机、环境和系统评价方法等;三是保密行为,即按照规范从事生产和工作;四是保密形象,包括隐患控制、信息警示、应急预案、生产工作保密环境等,同时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培训、激励机制流程等。这样才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军工保密工作优良传统,为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团队。

军工企业的保密管理工作,尤其是涉密人员多、保密工作量大的军工企业,从保密工作机构到涉密部门,应该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团队。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积极迎接高技术发展给军工企业保密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随着科学技术更高、更快地发展,保密工作早已突破过去只局限在“不说、不看”管理的框框,转向技术、环境、物理、信息、人员等各个多方位领域,加大了保密工作的范围与工作难度。随着国家安全需要,军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保密技术含量,加强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的规划和统一设置,加强网络安全分级保护等,都对保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笔者所属军工企业保密片区单位中,有五家企业设立了专职保密工作机构,2014年前,各单位保密办公室基本没有专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专门人员;五家企业保密工作机构负责人平均年龄56.3岁。仅此两虞,便会影响我们保密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与推行,影响保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笔者建议: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与《标准》中,对专职保密工作机构负责人的能力,包括入岗年龄、文化水平、技术职称等做出明确要求,对专职保密工作机构配备一名计算机专业人员做出明确要求,对专、兼职保密干部提出基本要求。

新技术和新形势的飞速变化,我们必须通过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团队,加强保密队伍人才组织保障工作,加强对保密专、兼职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着眼于提高保密干部整体素质上,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有了专业化的团队,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各级保密人员素质,改进保密工作方法,增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保密意识,落实防范措施,严格各类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严格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积极杜绝隐患,真正建立起军工企业的安全保密防线。

(作者单位:前卫科技集团保密办)

牛bb文章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niubb.net/article/1687112-1/1/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