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对3D显示技术的初步分类

2015-09-16 09:10 267 查看
这是我第一篇博客,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斧正。

由于项目的要求,需要了解主流的3D显示技术,所以希望对它进行一个分类和总结,但原则是科普为先.

人类之所以能感受到立体视觉,是因为人类的双眼是横向并排,之间大约有5~6.5公分的间隔,因此左眼所看到的影像会有些微差异,这个差异被称为视差(parallax),大脑会解读双眼的视差并藉以判断物体远近而产生立体视觉。

大原理:由于人眼的构造问题,为了产生立体感,不管是裸眼还是戴眼镜,都是通过让两只眼分别输入不同的图像,让画面拥有“纵深感”。

下面就几种比较好的应用作为引入话题:

奇幻咔咔:AR的入门级别,扫描既定图片并识别,定位图片坐标后,用软件播放3D视频。

3D立体画:是利用人眼立体视觉现象制作的绘画作品,主要是因为左右眼看到的东西有差异,然后通过光学聚焦的原理和色彩比例分配原理,是我们便能感觉到东西是“立体的”。

Amazon Firephone:动态视角技术,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可以通过移动手机或面部改变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从而获得对屏幕内容具有景深的显示效果。

任天堂:视差屏障技术实现裸眼3D

下面对一些主流的3D显示做个原理介绍:

1. 红蓝3D电影:戴眼镜,目前主要的电影观看方式;

2. 裸眼3D技术:

立体图相对技术:裸眼3D手机常用该技术,在同一画面中,获得独立的左右眼画面信号。主要技术有:

视差障壁技术:使用一个开关液晶/偏振膜和高分子液晶层,利用液晶层和偏振膜制造出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在立体显示模式下,应该有左眼看到图像显示时,不透明的条纹会遮挡右眼;同理右眼也是如此,从而分开可视画面实现3D。

柱状透镜技术:在液晶显示屏的前面加上一层柱状透镜,并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镜焦平面上,这样柱状透镜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个子像素。从不同的角度看,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让左右眼看到具有视差的图像。

指向光源:搭配两组LED,融合快速反应的LCD面板和驱动方法,让3D内容以排序的方式进入观众的左右眼互换影像产生视差。

3. 体显示技术:

i. 动态屏,依靠机械装置选装或移动平面显示屏,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实现空间立体显示效果。

ii. 上转换发光,使用两束不同波长的不可见光束来扫描和激励位于透明体积内的光学活性介质,在两光束的交汇处取得双频两步上转换效应而产生可见性荧光,从而实现空间图像的显示。

iii. 层屏体显示:使用高速投影机将待显示的立体物体的深度截面连续投射到由距离观看着远近不同的层屏组成的显示体相对应的深度位置上,且保证在较短时间如(1/24s)内完成显示体上的一次投影成像,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观察者可以在显示体前方任意位置看到3D图像。

4. 全息3D显示:利用干涉原理,将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都记录下来,使物光波的全部信息都存储在记录介质中。当用光波照射记录介质时,根据衍射原理,就能重现原始物光波。

全息投影:图像文件通过渠道在介质上成像,并能够被肉眼直接识别,目前介质有水幕,雾幕、高分子材料。

转载请注明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