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下的锁机制

2015-08-11 16:55 531 查看
一、读写锁

读写锁,也叫作共享式互斥锁。有3种状态:读模式的加锁状态、写模式的加锁状态、不加锁状态。

写模式加锁状态:在这个锁被解锁之前,所有试图对这个锁加锁的线程都会被阻塞。

读模式加锁状态:所有试图以读模式进行加锁的线程都可以得到访问权,但是任何希望以写模式对此加锁的线程都会阻塞,直到所有的线程释放他们的读锁为止。

读写锁非常适合于对数据结构读的次数远大于写的情况。

二、自旋锁

自旋锁与互斥锁有点类似,只是自旋锁不会引起调用者睡眠,如果自旋锁已经被别的执行单元保持,调用者就一直循环在那里看是否该自旋锁的保持者已经释放了锁,"自旋"一词就是因此而得名。

由于自旋锁使用者一般保持锁时间非常短,因此选择自旋而不是睡眠是非常必要的,自旋锁的效率远高于互斥锁。

信号量和读写信号量适合于保持时间较长的情况,它们会导致调用者睡眠,因此只能在进程上下文使用(_trylock的变种能够在中断上下文使用),而自旋锁适合于保持时间非常短的情况,它可以在任何上下文使用。

如果被保护的共享资源只在进程上下文访问,使用信号量保护该共享资源非常合适,如果对共巷资源的访问时间非常短,自旋锁也可以。但是如果被保护的共享资源需要在中断上下文访问(包括底半部即中断处理句柄和顶半部即软中断),就必须使用自旋锁。

自旋锁保持期间是抢占失效的,而信号量和读写信号量保持期间是可以被抢占的。自旋锁只有在内核可抢占或SMP的情况下才真正需要,在单CPU且不可抢占的内核下,自旋锁的所有操作都是空操作。

跟互斥锁一样,一个执行单元要想访问被自旋锁保护的共享资源,必须先得到锁,在访问完共享资源后,必须释放锁。如果在获取自旋锁时,没有任何执行单元保持该锁,那么将立即得到锁;如果在获取自旋锁时锁已经有保持者,那么获取锁操作将自旋在那里,直到该自旋锁的保持者释放了锁。

无论是互斥锁,还是自旋锁,在任何时刻,最多只能有一个保持者,也就说,在任何时刻最多只能有一个执行单元获得锁。

三、RCU

首先我们从概念上理解下什么叫RCU,其中读(Read):读者不需要获得任何锁就可访问RCU保护的临界区;拷贝(Copy):写者在访问临界区时,写者“自己”将先拷贝一个临界区副本,然后对副本进行修改;更新(Update):RCU机制将在在适当时机使用一个回调函数把指向原来临界区的指针重新指向新的被修改的临界区,锁机制中的垃圾收集器负责回调函数的调用。总结即是读-拷贝-更新。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