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遗觉&想象

2015-08-07 12:35 811 查看
遗觉象
eidetic image(photographic memory)
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它是表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以鲜明、生动性为特征 。具有强烈遗觉象的人称为遗觉型。遗觉象多见于儿童。据研究 ,儿童中有8%的人有遗觉象 ,并且在11~12岁时最明显,很少能继续保[1] 持到成年期。除视觉遗觉象外,还有听觉遗觉象、嗅觉遗觉象、触觉遗觉象等。

元记忆

揭示了元记忆的本质,即“对内部心理活动的记忆”。反省心理学把人的记忆分为两种:内记忆 和 外记忆,外记忆是指对外部事件的记忆,或对外部事物活动的记忆,而内记忆则是对内部事件或内部心理活动的记忆,如对人脑记忆活动的记忆、思维活动的记忆、情绪活动的记忆、欲望活动或意志活动的记忆、对梦的记忆等,其中的“内记忆”就相当于西方心理学中的“元记忆”。

人对自己的记忆过程的认知和控制,叫做元记忆(meta-memory)。
解决 “你的记忆是如何工作的和你如何知道你拥有什么信息” 一类的问题
陈述性元记忆:关于记忆的陈述和知识。包括,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体验。
程序性元记忆:利用陈述性元记忆,对记忆过程(包括元记忆监视和元记忆控制)进行监督和调节。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1.普通心理学中的解释: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
2.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也可理解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例如:不难想象/想象不出。
3.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它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

无意的

无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 例如梦是一

种无意想象。[1]

有意的

有意想象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有意想象中,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1]
(1)再造想象
含义: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意义:使人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使我们更好理解抽象的知识,使之变得具体、生动、易于掌握。
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基本条件:
一是能正确理解词与符号、图样标志的意义;
二是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
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两个特点:体现了个人的憧憬或寄托,不与当前的行动直接联系而指向于未来。具有积极意义:积极的幻想是创造力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科学预见的一部分;是激励人们创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个人和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3)理想与空想
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可能实现的想象。
空想是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不可能实现的想象。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