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模式识别的理解(完全是自己体会后写的)

2015-07-25 22:30 274 查看
物体识别实际上是通过模式识别来是实现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要想识别刚生下来的婴儿是男孩还是女孩,生物书本上有记载,很简单,可以通过生殖器的不同来判别。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但是长大后要想判断是男生还是女生,肯定不能直接扒光人家衣服来判断,这时候就会借助衣着,打扮,头发等特征来判断。这就说明了,有时候要区分两个东西,并不是靠最本质的区别来判定的,毕竟不方便或者很麻烦。这时候就得借助一些所谓的特征来判定。所以实际上,模式识别并不是根据物体本身来判断的,而是根据被感知到的某些性质,也就是物体特征来判别的。所以,也就引出了模式的定义---这些如物体的纹理、硬度、比重等的被感知到的物体特性,叫做模式。所以为了识别物体,也就是进行分类,一般会用分类器这个工具。故而分类器实际上识别的不是物体,而是物体的模式。而且物体识别精准与否与分类器有直接关联,就如上述这个例子,毕竟可以区分男女的特征有好多,但除了生殖器类似的本质特征外,其他的都是一般性适用的,并不是都会成立。就如中性人的存在一样,基本很难辨识是男还是女。所以设计一个好的分类器是物体识别的关键所在,而选择物体的什么特征来描述物体,则是直接相关的。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什么叫做?一个物体是一个物理单位,而在图像分析里面通常表示为分割后的一个区域。而整个物体集合可以分为几个不相交的子集合,子集合从某种分类角度来说,就是具有某种共同的特性,被称为。如彩色图里面,用颜色特征分类器来筛选的话,所以蓝色可能属于一个类,所有红色图案属于另外一个类。但是也有可能是红色和蓝色属于一个类,这就视设计的分类器而定了。实际上,模式识别理论就是研究如何针对特定的基本物体描述集合来设计分类器。一般地,物体识别等价于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的主要步骤如下: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