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 出行日记(3)

2015-07-23 15:40 375 查看
整理之前做的笔记。

猿课笔记

第二篇 初接触 linux

远程工具-->SSH密钥登陆-->运行级别-->单用户模式-->救援模式-->两个最长用的命令,ls和cd-->环境变量.

远程工具,原因:1不能一直在服务器前,2服务器在IDC机房托管。。。

常用工具:putty,xshell,SecureCRT.

1简单登陆

服务器开启SSH端口,也就是SSHD服务,可用 service sshd status,查看服务状态。

默认的是开启22端口。可修改vi /etc/ssh/sshd_config。

13 #Port 22 #端口号

21 Protocol 2 #协议版本

关于SSHD服务:查询ssh安装包: rmp -qa | grep ssh

安装SSH安装包:如不知道包名: yum search ssh ,查看得到信息。发现包名:

openssh-server.i686 : An open source SSH server daemon.

那么安装 yum install -y openssh-server.

安装过后,可查看版本号:ssh -v

开启服务 service sshd start/restart.

或是etc/init.d/sshd
start/stop手动开关闭。

也可查看各个运行级别下的启动状态。

# chkconfig --list sshd

sshd 0:关闭1:关闭
2:启用3:启用
4:启用5:启用
6:关闭

2ssh密钥登陆

putty密钥生成:puttygen(putty目录下)。注意生成密钥后,保存前添加 key passphrase.然后
save private key.

服务器添加公钥:在puttygen生成密钥后,key:Public key for pasting into OpenSShauthorized_keys
file:有一长串的字符。

这个就是密钥的公钥。

在centos的 /etc/下,创建 .ssh/ 隐藏文件夹,再在下面创建vi authorzed_keys文件。把上面生成的公钥,一长串字符全拷贝过来保存。

远程保存:putty下有个程序pscp,在windows下cmd命令中运行: pscp 上传的文件
用户名@主机IP地址:上传文件夹。

登陆时添加私钥:登陆时,左边connection-->ssh-->auth的属性中:private key file for anthentication:

Xshell则是连接时:用户身份验证-->用户密钥,添加私钥。

xshell 通过程序Xagent生成或管理密钥。

也可把生成的公钥文件保存成.pub文件上传到centos中,追加到 authorzed_keys文件中。

追加命令例子:cat
123_rsa_1024.pub>>authorzed_keys

在完成公钥和私钥的配置后,要修改文件的权限。.ssh文件夹和authorzed_keys文件。

chmod 700 /etc/.ssh

chmod 600 /etc/.ssh/authorzed_keys

禁用ssh密码登陆。 编辑:/etc/ssh/sshd_config

48
#PubkeyAuthentication yes 允许密钥登陆

49 #AuthorizedKeysFile .ssh/authorized_keys 密钥地址

66
PasswordAuthentication yes #这里密码登陆:yes改为no.

保存重启sshd后生效。

这里添加防火墙关闭的知识点:两个防火墙。SELinux和iptables(netfiler).

临时关闭setenforce 0 。永久关闭:/etc/selinux/config

7 SELINUX=enforcing 改为disabled

临时清除 iptables -F 。永久清除:把之前清除规则保存下来: service iptables save

3运行级别

先查看/etc/inittab 系统初始化的配置。这里7种模式。

0--关机,1,单用户模式,2 不带NFS模式的3级别。 3多用户文本命令模式。 4保留,5图形模式 6重启。

系统中查看当前运行级别:runlevel命令 N表示多用户,S表示单用户。

衍生出来命令:init 0=shutdown -h now

init 3,5=切换到命令行模式/图形模式 init 6=reboot=shutdown -r now

如果之前我们安装的是命令行模式这里切换到init 5 就要先安装 图形化支持软件了

#yum grouplist

这里有两个组Desktop和X Window System要安装。

#yum groupinstall -y "Desktop"

#yum groupinstall -y "X
Window System"

4单用户模式(维护模式)

常用来修改root密码。命令:passwd

进入方法:

开机进入grub管理启动菜单时,编辑"e",在新出现的启动配置单中,内核行
kerenl /vmlinuz....

后面添加 单用户的参数s或S或1或是single
。保存后按b 启动系统。

启动系统后,就直接以root用户登入系统,此时命令:passwd 修改root密码。

5救援模式

进入方法:首先需一外挂系统安装盘,常见是光盘安装盘,或是u盘模式光盘启动。

在光盘启动后,安装系统菜单下:rescue installed system.

注意的事项:系统从光盘启动后,硬盘的系统会挂载在 /mnt/sysimage下。

想切换到硬盘根目录,命令: chroot /mnt/sysimage

这时,可对硬盘上面的文件进行操作。

6命令ls和cd

ls=list 常用来显示当前目录下文件。加参数:

-l 显示文件详细信息 -a显示目录下所有文件 -t按显示文件的最后访问时间排序

-i 显示文件的inode结点信息 -d 只显示文件夹信息,不显示文件夹下面文件信息。

cd=change dirctory 更改当前目录。加路径或参数。

cd ~ :切换当前用户家目录.相当于cd不加参数效果。

cd - 切换到上次的目录。

cd ..切换到当前目录的上级。

显示用户:whoami 显示当前目录:pwd 显示用户ID号:id

显示用户家目录:echo $HOME 显示用户环境:echo $PATH

7环境变量

#which ls

alias ls='ls --color=auto'

/bin/ls

alias 别名。alias lt="ls -t"假如想以后继续使用,可把命令放在:~/.bashrc

$PATH 添加目录:PATH=$PATH:/etc/m ,假如想一直添加这个目录 可把添加目录命令放在: /etc/profile

环境即时生效:source /etc/profile

这里要注意的是:which 查看可执行文件的位置,whereis 查看文件的位置。所以查找的文件要有X可执行的权限。

一些快捷键:

ctrl+d=logout=exit ctrl+l=clear

清除光标前字符 ctrl+u 清除光标后字符
ctrl+k

回到行首:ctrl+a 到行尾: ctrl+e

中止命令:ctrl+c 暂停命令:ctrl+z 恢复命令 fg

锁定屏幕 ctrl+s 恢复屏幕 ctrl+q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