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一个简单RPC框架是如何炼成的(III)——实现带参数的RPC调用

2015-07-19 08:39 1016 查看
上一篇,我们制定了一个很简单的RPC消息 的格式,但是还遗留了两个问题

我们并没有实现相应的encode和decode方法,没有基于可以跨设备的字符串传输,而是直接的内存变量传递。
现在的RPC request不支持带参数的请求命令。如add(a, b), 如何在RPC消息中描述参数a,b 。

我先来实现第二个问题,即带参数的RPC调用。

其实,也没什么太大不同。既然是要带参数,那只能扩展原来的Request消息了,加个parameter成员,用于表示参数,具体的格式采用字典方式,{ ’arg1‘, arg1, 'arg2', arg2 ,....}。 这样就可以解决多参数的表示问题。

class Request(object):
'''
@RPC请求,包含命令id和请求内容两部分。这个实现,与具体的RPC协议相关。
@这里是简化起见,采用python自身的字典作为其协议的数据结构
'''

def __init__(self):
'''
Constructor
'''
self.id = 0 #id的作用在于将Request和Response建立绑定关系.在异步调用时就有用
self.command = None #sayHello
self.parameter = {}

def __str__(self):
return ''.join(('id: ', str(self.id),  '    command: ', str(self.command), '    parameter: ', str(self.parameter)))


add(a=1, b=2)的RPC 请求就是这个样子了

Request : id = 3, command = 'add', parameter = {'a':1, 'b':2}


对应的,客户端的add方法,我们可以这么写

def add(self, a, b):
req = Request()
req.id = 3
req.command = 'add'
req.parameter = {'a':a, 'b':b}
return self.request(req)


那么服务端收到这个RPC请求后,怎么处理得到参数呢?一个传统而稍显笨拙的方式是:

def add(self, a, b):
return a + b

def procReqeust__add(self, req):
parameter = req.parameter
a = parameter.get('a')
b = parameter.get('b')
return self.add(a, b)


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没办法偷懒。(懒懒懒

),每一个RPC调用,都要怎么处理一下,烦死了,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纯苦力活,但还考验细心,一不小心搞错a或者b的名字了,呵呵,等着被请喝茶吧。

这时候,大杀器上场,脚本语言就是找个好。总有你想不到的方便。直接上代码

def procReqeust__add(self, req):
parameter = req.parameter
return self.add(**parameter)


对上面**parameter不懂的同学自行度娘。这里只是简单解释一下:**parmater的作用同那块笨拙的代码一样,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使add声明时,参数变量名a,b不能变。(c++同学可能晕了,竟然有语音有这样的说法



至此,使用这种新的方式,我们server的代码就是这个样子的,对没有参数的方法,上面**也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def procRequest(self,req):
rsp = Response()
rsp.id = req.id
if req.command == 'sayHello':
rsp.result = self.sayHello(**req.parameter)
elif req.command == 'add':
rsp.result = self.add(**req.parameter)
else:
raise Exception("unknown command")


over,搞定,还挺满意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