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rabiitmq

2015-06-24 22:36 489 查看
Rabbitmq集群高可用

RabbitMQ是用erlang开发的,集群非常方便,因为erlang天生就是一门分布式语言,但其本身并不支持负载均衡。

Rabbit模式大概分为以下三种:单一模式、普通模式、镜像模式

单一模式:最简单的情况,非集群模式。

没什么好说的。

普通模式:默认的集群模式。

对于Queue来说,消息实体只存在于其中一个节点,A、B两个节点仅有相同的元数据,即队列结构。

当消息进入A节点的Queue中后,consumer从B节点拉取时,RabbitMQ会临时在A、B间进行消息传输,把A中的消息实体取出并经过B发送给consumer。

所以consumer应尽量连接每一个节点,从中取消息。即对于同一个逻辑队列,要在多个节点建立物理Queue。否则无论consumer连A或B,出口总在A,会产生瓶颈。

该模式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当A节点故障后,B节点无法取到A节点中还未消费的消息实体。

如果做了消息持久化,那么得等A节点恢复,然后才可被消费;如果没有持久化的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镜像模式:把需要的队列做成镜像队列,存在于多个节点,属于RabbitMQ的HA方案

该模式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实质和普通模式不同之处在于,消息实体会主动在镜像节点间同步,而不是在consumer取数据时临时拉取。

该模式带来的副作用也很明显,除了降低系统性能外,如果镜像队列数量过多,加之大量的消息进入,集群内部的网络带宽将会被这种同步通讯大大消耗掉。

所以在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中适用(后面会详细介绍这种模式,目前我们搭建的环境属于该模式)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