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stm32.cube(七)——arm-gcc.helloworld

2015-06-19 15:59 337 查看

一、前言

对与MDK-ARM(keil),EWARM(IAR)和TureSTUDIO(Atollic)这三个ARM常用IDE工具,在cube包里都有对应的例子。

而对于arm-gcc,cube里只提供了例程的源码。由于需要自己写Makefile,因此比起各种IDE来说,配置的复杂度要更高一点。

二、cube.gcc项目建立过程

2.1 移植代码

根据实际应用,拷贝需要用到的HAL、BSP、CMSIS、middleware、RTOS代码到工程文件夹。

比如一个项目用到了触屏,就从middleware目录下拷贝STemWin。

用到的芯片peripheral,就从HAL目录下拷贝相应的hal_xxx_xxx.c和hal_xxx_xxx.h。

建立一个APP文件夹,用来存放我们自己编写的应用层代码。最好先写个简单的测试函数,因为没有main函数就无法编译出Flash固件。

2.2 修改配置文件

HAL层和middleware目录下都有一个xxx_conf_template.h文件。把它修改成xxx_conf.h就是该模块的默认配置文件。然后需要再对它进行编辑,设置每个模块的配置。

2.3 startup.s和hal层初始化

cube包里有针对不同的芯片的startup.s和flash.ld。系统上电后执行的就是startup.s编译后的指令,它会初始化中断向量表、系统时钟和栈指针,然后跳转到main函数。

flash.ld用来标识flash和ram的地址映射和ram,还有各分段的链接地址。这些都在CMSIS目录下,需要添加到新的工程里。

在main函数里,要调用hal_init()函数来对hal层进行初始化。

2.4 Makefile

arm-gcc没有单独的文档,它包含在GCC的文档里面。编译选项:

https://gcc.gnu.org/onlinedocs/gcc/ARM-Options.html

对写Makefile的编写,需要注意这么几点:

确保startup.s和flash.ld被正确编译和链接。

将芯片系列用-D选项包含在Makefile里。

用-I选项指定头文件搜索目录,不要漏掉。

将烧写命令写在Makefile里方便烧写。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