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破茧成蝶》读书笔记——技能(2)

2015-06-09 11:12 148 查看
纸面原型

目的:快速表达想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沟通、测试、尽快解决不确定的问题。

   可快速修改,尽早否定不靠谱想法。

   确定纸面原型后,可以每细化一个界面就交付给视觉,缩短项目周期。

使用工具:草图使用铅笔和纸张。逻辑使用马克笔、双头画笔等。交互效果用便签纸和小卡片,当提示气泡、弹出层、模态窗口等,贴在绘图本上,也可以作为页面标注工具,说明产品功能。

   若会用到很多可复用的标准交互组件,可以网上找到标准交互原型组件库,打印出来,剪裁成模块贴到页面框架中,与受贿草图配合使用。

     若为团队合作,可利用白板进行绘制,拍照留存文档。

需要表达什么:框架、流程、基本功能和内容,可以忽略细节。

       逻辑关系,可以用深浅颜色表现。

第七章  设计标准

什么是原型

它是产品功能与内容的示意图,既包含静态页面样式(线框图),也包含动态的操作效果(交互说明)。

设计师要在考虑商业性、各种限制的基础上,从用户角度出发,把需求文档“翻译”成设计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流程不合理导致的问题,充分发挥体现自身价值的设计决策过程。

eg:产品经理发现市场需要果汁,而自己手上刚好有苹果,就急忙让设计师榨苹果汁,但设计师经过思考、分析,发现用户更喜欢橙汁,在与产品经理沟通后,把苹果汁换成了橙汁。

标准的原型应该包含什么内容

简要说明与信息结构:

变更日志:方便项目成员看到每次更改的内容。

版本说明:此版本变了哪些地方。

信息结构:产品内容、组织、页面层级等。主要是产品的逻辑结构和用户习惯,与需求文档不同。

任务流程&页面流程:

任务流程:用户如何操作、界面如何反馈等。

页面流程:从一个页面跳转到另一个页面的完整过程。

线框图&交互说明:

限制:范围值(数据取值范围)、极限值(数据的显示限制)等。

状态:默认、常见、特殊(非正常使用时)状态等。

操作:常见、特殊、手势操作及误操作等。

反馈:提示、跳转、动画等。

总之,除静态页面外,还需要考虑各种动态情况;除正常情况外,还需考虑特殊和错误情况。

绘制线框图

通过明暗对比表达:突出页面元素的优先级,但是,深色并不意味着比浅色重要,要看色块之间的对比关系。

不使用截图与颜色:不要拼凑各种竞品的截图来组成页面;不要在线框图上使用色彩,会对视觉设计形成干扰,告诉视觉设计需要营造的感觉和氛围即可,不需要太过具体。

合理的布局:尽量保持简单的结构,最好不要出现2列、3列混排的结构。确定界面布局时,提前和视觉设计师沟通。

遵守栅格规范:保证交互稿中的字号、间距尽量符合视觉要求。提前和视觉设计师沟通商量好。

标记第一屏高度:1024*768情况下,极限情况可定为 570 或者 600

表达清楚UI逻辑:我们需要提前整理网站主色调、一般文本颜色、弱文本颜色、链接文字颜色等这些UI内容,以保证这些内容的样式符合它们的重要程度。一般优先级:操作>链接>文本。

考虑视觉实现后的效果:要考虑图片对文字的影响,一般在画线框图的时候,图片只是用占位符来表示,不能真实表现出实际情况。

了解视觉趋势:多关注视觉趋势,线框图的整体风格跟视觉趋势是密切相关的,设计好的交互稿整体风格越清楚,视觉设计师在做视觉效果的时候出路会越少,减少沟通成本。

写交互说明的诀窍

尽量使用真实、符合逻辑的数据内容:可以减少对方的理解成本。

不遗漏特殊状态的描述:写交互说明的时候,要按照开发的思路去思考任何一种可能,因为在写程序的时候,是要对任何情况做出判断和处理的。

避免过长的说明:不要有太过复杂的逻辑;适当舍弃出现频率极小的异常,通常处理这些异常的开发成本比较高。

避免流水账式的说明

用流程图代替文字;

用表格罗列各种状态。尽量用更有条理、更容易让人理解的方式来展示操作逻辑关系。ps:多想想是否有更清楚、直接的表达方式。

巧妙组织文字说明:eg:“if、else、case”来做条件判断说明,这种方式更让开发喜欢。

制作动画效果:有些复杂的动态效果很难用文字描述清楚的时候,用动画来展示。

关于重复出现的模块:把这个模块独立出来,并起名为“迷你收藏夹”,然后在其他页面上只留个空位(占位符)就可以了。尽量使用模块化思维来处理复杂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效率。

如原型有修改,不要口头沟通,而要更新交互说明并告知大家:邮件或其它方式,通知到团队的每一个成员。

关于设计规范

什么是设计规范:是对设计的具体细节、技术要求,是设计工作的规则和界限,是一种模块化应用的方法......

没有规范出现的问题:

不同频道/模块独立设计:设计风格不统一,有损品牌形象。

同类功能组件存在多种样式。

同类元素多样性。eg:页面中的按钮,不能是每个都不一样。

设计效率低下。eg:规定一级标题就是14号字,不用每次改版的时候都不一样。

设计质量难以把控。

设计规范解决的问题:

“一致性”形成鲜明的产品特征,增强用户粘度。保持产品概念、界面元素、视觉风格、操作交互的“一致性”。

提高易用性。相同功能、组件采用类似的处理方式。

满足团队协作需求。让被反复讨论、验证过的设计思路沉淀下来。

其他。避免重复劳动、降低培训和支持成本等。

设计规范的分类:

产品战略级方向的规范。一个是整个公司或部门的风格,即品牌规范。另外是恒定不变的内容:基本控件设计规范等。

单个项目中的设计规范。为每个产品设计详细的规格说明书。比如:banner规范、专题规范。

第八章  项目跟进

设计评审

目的:检验目标、发现问题、达成共识。

评审前的准备:

事先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

准备各种设计依据。

做好会议邀请工作。会议开始前尽量保证产品经理及最主要的项目成员的认可,尽量私下达成一致,而不是把所有问题都抛到会议上。越重要的事情越要尽可能少的人参与。

如何在评审中掌握主导权:

主导流程。推进设计也是设计师重要工作之一。清晰表达设计意图和设计要点,让组员正确理解设计方案,展示后收集意见,引导讨论。

提高效率,控制话题。跑题、对细节纠缠不清是会议效率的两大杀手,最重要的是在设计的大的功能点上达成一致,对细节求同存异。

区分和收集有价值的反馈意见。带有个人喜好的反馈意见不要去深入探讨;模糊的意见不要采纳。收集:客观、明确、可操作的。

设计评审是一个建立设计师口碑的过程。准备充足、有理有据,体现出专业素质,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如何审视视觉稿

界面中的视觉设计不是艺术作品,正确地理解信息和传递信息是最重要的事,忽略内容而关注形式是不可取的。

逻辑性:交互设计师需要注意视觉设计师在改变交互稿后的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违背交互逻辑,会不会引起用户歧义。

美观性 & 氛围渲染:视觉设计不仅要把交互稿的逻辑和信息正确传达出来,还要发挥出视觉设计师的创造力,把界面设计得更加美观,更加有氛围。

视觉层次:清晰的视觉层次能够对用户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且让用户快速地理解信息。

交互细节 & 状态:例如按钮的3个状态、鼠标悬浮时的显示效果、各种间距等等。

审美:不要过分干涉。

开发阶段,设计师该做些什么

沟通:确保方案在技术上可实现;当面沟通设计重点和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解答在开发时的设计问题,了解开发进度。

规范设计稿:在标注页面时,一定要与前端采用相同的规范和标注。

设计走查:上线前对产品Demo进行交互走查;配合测试工程师撰写测试用例,保证产品上线后与设计稿一致。

第九章  成果检验

可用性测试

通过观察用户使用产品,发现产品存在问题的一种方法。

流程:设计核心操作人物--->招募测试用户--->观察并记录用户操作情况--->分析问题

设计测试任务该注意什么:

给出使用目标,而不是直接得操作。比如测试收藏功能,NO:请找到喜欢的文章,点收藏按钮。 YES:有篇你喜欢的文章,下次还想找到,怎么做? 注:应揣测用户期望。

尽量选择最重要、最频繁的任务进行测试。测试时间控制在30~50分钟,选择5~8个功能点,涵盖核心操作。

符合正常的操作流程。任务的顺序应符合习惯,不要随意打乱。

测试用户的选择:

选择代表性用户。注意关注产品使用经验和行为。

数量。小型:3~5名;大型:5~10名。

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切忌引导性过强。默默观察和记录,尽量不要提供帮助。

操作行为是重点。鼓励用户采用“出声思维法”,将思考、行为、感受都描述出来。

不要忽视现场反应。表情、声音等。

考虑使用场景。Web产品一般找个房间和电脑就能测,但是移动端产品,一般是在吵闹街头、公交车等不稳定的环境,我们最好能走进真实环境去测试。在测试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事先为用户提供使用背景,比如测试快捷易用性,我们可以告诉用户“现在只有三分钟的时间让你挑选物品并下单”;测试导购性,可以说“明天是你女朋友的生日,给她挑份礼物”。

感想被测者,给予一定报酬。零食、水果、金钱等。

问题的分析与改进:

  趁记忆犹新的时候,快速把问题整理出来。根据问题频数、严重等级、优先级和违反的可用性准则(正规的可用性准则非常繁琐,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多次使用简易的可用性测试)。设计初期的可用性测试主要测流程问题,高保真和内测环境下的测试可发现细节问题。尽早展开简易可用性测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流出足够的时间去解决和改进。

A/B测试(用于上线前和预上线)

A方案和B方案进行比较。为同一个目标设计2个方案,一部分用户使用A,另一部分使用B。通过用户的使用情况,选出较好的方案。

设定衡量标准。从产品目标角度出发,可将PV、UV、点击量、转化率、跳出率、二次返回率等数据作为衡量标准。

对同一个用户呈现相同的页面。保证同一个用户在测试期间,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方案。

保证两个版本同时测试。

单一变量。A和B的差别不要太大,保持一个变量的差异。

A/B测试的延生——灰度发布。通常用于新旧版的交替时。A为旧版,B为新版,看用户的使用反馈。

定性用户的反馈和定量的产品数据(上线后)

收集和读懂用户反馈:收集、分析(内容、功能、使用流程、设计、新功能建议、现有bug)。

用数据检验产品目标:点击量、转化率、营业额等数据来检验产品。做好商业价值和用户需求的平衡,好的设计会给公司带来价值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