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C语言/C++

《控制方法C语言实现》拓展话题讲解系列 第二节

2015-05-18 17:46 211 查看
今天我们进行第二节话题的交流。今天想与大家交流的主要内容是数学模型。关于这一节的话题,无论是在完成资料的时候,还是整理素材与大家交流的时候,我个人感觉都是非常难得。为什么?整理《控制方法C语言实现》这本材料的目的,在于能够分享实际工程应用中常见的控制方法问题。谈到数学模型,未免就理论化了。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有不少的网友对本书是作者整理的表示怀疑,可能有些网友认为这就是从教科书上进行摘抄的内容。那么今天,我们就谈谈关于数学模型的一些问题。

其实在该书数学模型这一章的概要中,作者已经明确的表示了为什么介绍数学模型,那就是因为“对于本领域被控对象数学模型认识的深入程度,直接决定了工程师在该领域所能取得的成就。认识系统的数学模型是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工业上最常用的控制方法是PID,PI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但是,如果我们要进行更为精确的,时效性更高的控制,PID真的够用吗?那么如果我们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该从何着手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呢?我们必须从认识被控对象着手。那么如何认识被控对象呢?实际上就是要认识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举个简单点儿的例子,比如我们要对直流电机进行调速控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速度作为反馈量,利用PID进行速度调整。但是正式基于我们对于电动机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的认识,我们才进一步的研究出了双闭环的控制方式。这就是数学模型的作用。

我们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做工作,归根揭底我们要弄清楚我们研究与工作内容的核心,或者说本质。唯有认清楚这点,我们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也就是说,我们努力的方向不能出现问题。设计控制系统也是这个概念,设计的方向不能出现问题,保障设计方向没有问题的前提是,要对被控对象进行深刻的了解。归结到工作上,就是要对工作的核心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从这点儿上讲,做研究与生活、工作是相通的。

至于说,如何能够不断的认识系统的数学模型。本书作者简单的给出了系统辨识的方法。系统辨识是实际工程中最常用的分析获得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方法,没有之一。为什么?因为现实当中绝大部分系统都是非线性的。对于非线性系统,靠简单的物理规律的分析必然是无法整体把握系统的细节之处。这时候,系统辨识实际上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当然,了解系统辨识的朋友应该知道,系统辨识在很大程度上是物理分析的补充与细化。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事情。

今天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下面一节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基本环节内容背后的东西。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