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设计 > 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竞品分析

2015-05-15 11:19 387 查看
竞品的分析方法模型有很多,诸如SWOT、PEST、波士顿矩阵(BCG)分析法等等都可以。具体的分析方法,大家百度下即可,都有具体的说明,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不同的分析方法在使用时有所对应,如SWOT法,一般用于比较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需要经常进行分析,而PEST分析法则一般用于宏观分析,比如政府因素,技术因素等等。支付牌照有什么风吹草动都将有可能是一个灭顶之灾。新技术的普及也有可能颠覆已有产业。但相对来说,PEST的分析频率会低于SWOT,一般是产品的建立,新技术出现、新闻报道等节点进行相应的分析即可。波士顿矩阵则涉及到企业产品布局。将公司产品分为问题型产品、明星型产品、现金牛产品和瘦狗型产品予以实现不同资源调控,实现健康发展。

竞品分析,并不是为了看看产品应该长啥样的。

很多时候,Boss交过来一项任务,比如我们要做社区,你看看怎么做。这个时候往往就是到各个社区看看都长啥样,然后,然后,原型就有谱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如此多抄袭的不和谐声音了。竞品分析是为了梳理自身与寻找核心竞争的切入点。使用何种的展示方式在明确目标后便会水到渠成。比如,我需要做一个评论功能,需要增加评论用户的互动,那么自然而然的使用叠楼的形式展现。而不是看到网易的评论不错,用的是叠楼形式,所以我们也采用叠楼形式。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竞品分析,并不是为了输出一份功能对比清单的报告。

同样,竞品分析,也并不是一份功能对比清单。他们有这个功能,我们没有这个功能。竞品的落脚往往不在细处,而在于形成自身区别于竞品的核心竞争。试想一下,他们有我们没有的功能,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加上呢?这符合我们的用户么?竞品并不是为了趋同,而是为了求异。

竞品分析,为的不是死磕对手,而是思考产品本质,是为自身服务。倘若都掉到别人的节奏里了,那么产品就危险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