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缓冲区溢出(1)

2015-03-23 19:34 155 查看
缓冲区溢出(1)

最最简单的第一次实验....

环境:VC 6.0 

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void jmp()
{
printf("success!\n");
_exit(0);
}

int main()
{
int buffer[1];
buffer[2] = 0x00401020;	//0x401020
//buffer[2] = (int)jmp; //0x401005
//printf("%x\n",buffer[2]);
return 0;
}


运行结果:



main 函数的反汇编结果:

10:   int main()
11:   {
0040D730   push        ebp
0040D731   mov         ebp,esp
0040D733   sub         esp,44h
0040D736   push        ebx
0040D737   push        esi
0040D738   push        edi
0040D739   lea         edi,[ebp-44h]
0040D73C   mov         ecx,11h
0040D741   mov         eax,0CCCCCCCCh
0040D746   rep stos    dword ptr [edi]
12:       int buffer[1];
13:       buffer[2] = 0x00401020; //0x401020
0040D748   mov         dword ptr [ebp+4],offset jmp (00401020)
14:       //buffer[2] = (int)jmp; //0x401005
15:       //printf("%x\n",buffer[2]);
16:       return 0;
0040D74F   xor         eax,eax
17:   }


根据11 ~ 12行之间的指令可以推断出当前的栈是这样的:



其中一条指令

rep stos dword ptr [edi]

的意思是 : 重复执行 stos dword ptr [edi]  11h次 ,rep就是repeat

前面的 ecx 表示重复次数

0CCCCCCCCH 这个值表示未被初始化(初始化为0xcc, 使用这个值是因为0xcc对应汇编代码int
3,而且这个值很大容易引起程序员的注意,检查未初始化的问题)

总的来说即 从 ebp-44H 的地方向高地址的内存赋值,每次为四个字节赋值,每个字节赋值为 CCH,重复 11h 次 ,

执行完毕后 44h 的空间都是 CCh

从栈的情况可以推断出 存放下一条指令地址的寄存器 eip 的地址和 buffer[2] 的地址是相同的

在监视窗口中查看函数 jmp 的地址:



然后将 buffer[2] 赋值为 0x00401020 即可。

-------------------------------------分割线-------------------------------------------

buffer[2] = 0x00401020;	//0x401020



buffer[2] = (int)jmp; //0x401005

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两个的地址值却不相同

在汇编代码中分别查看两个地址对应的代码:



可以看到 00401005 处的只是一条跳转语句,跳转到 真实的 地址 00401020 去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