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RFID理论基础知识

2015-03-23 12:16 309 查看
                      RFID理论基础知识
传输线理论

 

认识传输线

 

长线的含义

传输线的几何长度和线上传输电磁波的波长的比值大于或接近于1

传输线的构成

TEM波;TE波;TM波

传输线举例

同轴线;微带线;双线传输线

 

传输线方程及传输线特征参数

基尔霍夫定律表示式

电流定律;电压定律;一般方程

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是传输线上入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流之比

传播常数

 

 

 

谐振电路

 

 

      串联谐振电路

 

谐振条件

谐振频率只取决于电路参数L,C,而与其它因素无关

谐振特性

特性阻抗;品质因素

在RFID中的应用

在RFID读写器的射频前端常常用到串联谐振电路

 

 

并联谐振电路

组成

 

谐振条件

与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计算公式相同

有载品质因素

当有负载接入电路后,品质因素会下降

在RFID中的应用

在RFID电子标签的射频前端常采用并联谐振电路

 

 

天线基础

天线概述

定义

一种用金属导线、金属面或者其它材料构成一定形状,架设在一定空间,以电磁波形式发射或接收射频信号的装置

分类

按工作性质;按波段;按结构;按用途

基本振子的辐射

电基本振子的辐射

近场区;远场区;中间区

方向图

主瓣宽度;旁瓣电平;前后比;方向性系数

RFID常用天线

对称振子天线

辐射场与方向;输入阻抗

引向天线

增益由低到中等,输入阻抗为实数,频带较窄

微带天线

主要用于微波波段,体积小、重量轻、能与载体共形、制作成本低

不同频段的RFID天线技术

低频和高频

低频30~300kHz;高频3~30mHz

微波

工作频率大于300mHz

 

 

RFID系统概论

 

自动识别技术简介

条形码

由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条、空和相应的数字组成,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图形标识符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语音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

射频识别

概念;发展历程;优势

 

射频识别系统组成

读写器

读取或写入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

电子标签

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

上层管理系统

管理RFID系统中的多个读写器

 

RFID系统分类

按工作方式

全双工系统;半双工系统;时序系统

按电子标签的数据量

1比特系统;多比特系统

按读取信息手段

广播发射式;倍频式;反射调制式

 

RFID系统使用的频率

低频

<10cm ;价格低,成本低廉;安全性不高

高频

<1m,传输速度较高,噪声干扰抗性较差;应用最广泛

超高频

860~960mHz;<15m

微波

2.45或5.8GHz;传输速度最快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