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雷观(二十一):想创业,需要刺激;去创业,需要勇气;创业成功,需要智慧

2015-02-04 20:26 399 查看
创业,是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最近十多年的热词。

无数当今的年轻人和曾经的年轻人,都走向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成功的很多,失败的更多。

不过,我觉得,创业成功的人数是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 农民总体越来越富裕,但是相对于城市人来说,却相对贫穷。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加速,农业一直缓慢发展甚至倒退,城市飞速发展,无数的年轻人涌向了城市。这是中国这个环境下的趋势。

不是因为农村养不起人,而是说,农村的发展很有限。无论你再怎么努力,每亩的粮食产量等指标不会有很大的提高,还要受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是有限的,认可在不断增长,没有农业现代化,人均生产力上不去。如果有一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用机械代替人工,那么农村的劳动力需求大大减少,这些富余的劳动力的出路,只能是城镇,或者农村进行很大程度上的改造,与城镇不能有太大的劣势。农村具体怎么改进,咱就不知道了,未来可能会知道。

城镇人口的集中,使得市场需求得以集中,规模化生产有了用武之地。比如,早上卖豆奶,在城市一个路口可能卖200杯,而在农村,可能只能卖出20杯。我认为,这里面存在一个道理,规模化生产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我相信这个道理,但是暂时不会去研究和论证这个道理。

基于农村和城镇的这些基本情况,我认为城镇中的创业机会很多,这是因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比如衣食住行、修电脑等服务业。有了需求,自然就会有人去满足它,因为可以获得利益。

除了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个因素之外,决定年轻人去创业还有一大缘由,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与父辈有了很大的差别。父辈,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以及读书教育,牺牲自己,踏踏实实干活的居多,当然,和他们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

-----------------------------------------------------------
有了市场需求和思想观念作为基础,相比上一代人,年轻人去创业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但是以上两点,不足以使得所有年轻人产生想创业的冲动。部分人想创业,往往是受到了某些刺激,比如想更富有(有钱才能任性嘛)、工作中受了一肚子气、想证明自己的才能。

相比普通的工作,创业本身就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而大部分人的本性,其实是非常害怕风险,害怕失败的。
想创业有理由,不去创业也是有担心的。

在我接触的同龄人中,当然都是年轻人啦,80后的年轻人中,其中至少30%,有想创业的或者有创业相关思考的。但是,他们绝大多数不会去真正去实施他们的想法。

我认为,他们缺的不是资源,不是金钱,而是勇气,绝大多数人没有勇气踏出第一步。患得患失,具有普适性,可能人就是这样吧。

-----------------------------------------------------------
我有一次算不得上成功的,较为正式的创业经历,无数次的非正式的尝试,从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尝试其实都是“失败” 的。因为,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比如,想写一本书,发现难度太大,而且得不偿失,中途作废。但是,我们不能只从一时的结果去考虑,不摔倒多次,不太可能学会走路。今日的尝试和失败,是未来成功的基础。失败积累的经验,锻炼的能力,是未来成功的必要条件。几乎没有人,一下子就不积而发的。

作为一名20多岁的年轻人,我尝试去回顾以往的经历和成长,发现大多数的事情,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其实都是有方法的。除去先天的禀赋,主要还是“熟能生巧”的过程。如果想早日掌握一项技能,做好一件事情,除去天赋,那就只能是多加练习或者勤于总结,少走弯路。
我认为,把一件事情做成,就是运用自身智慧的过程。

我们通常所说的“创业”,其实也是一个做事的过程,只是创业侧重一件较大较难的事,可能需要多人参与完成,而我们通常说的事情,是较小的事情,个人就可以搞定。

如果我们抱着做事的心态,积极运用自己的智慧,把一些事情做成还是没问题的。只是,事情的难度不能远远超过自己的智慧。

凡事有度,还是需要一点静静的深度的思考。
-----------------------------------------------------------

观点:想创业,需要刺激;去创业,需要勇气;创业成功,需要智慧。

小雷FansUnion--一个经历了“想创业”和“去创业”两个阶段的男人
2015年2月4日
湖北-武汉-循礼门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