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EhCache缓存系统在集成环境中的使用详解

2015-01-04 00:00 489 查看

Ehcache 缓存系统简介

EhCache 是一个纯 Java 的进程内缓存框架,具有快速、精干等特点,是 Hibernate 中默认的 CacheProvider。
下图是 EhCache 在应用程序中的位置:


图 1. EhCache 应用架构图



EhCache 的主要特性有:

快速;


简单;


多种缓存策略;


缓存数据有两级:内存和磁盘,因此无需担心容量问题;


缓存数据会在虚拟机重启的过程中写入磁盘;


可以通过 RMI、可插入 API 等方式进行分布式缓存;


具有缓存和缓存管理器的侦听接口;


支持多缓存管理器实例,以及一个实例的多个缓存区域;


提供 Hibernate 的缓存实现;


等等 …

由于 EhCache 是进程中的缓存系统,一旦将应用部署在集群环境中,每一个节点维护各自的缓存数据,当某个节点对缓存数据进行更新,这些更新的数据无法在其它节点中共享,这不仅会降低节点运行的效率,而且会导致数据不同步的情况发生。例如某个网站采用 A、B 两个节点作为集群部署,当 A 节点的缓存更新后,而 B 节点缓存尚未更新就可能出现用户在浏览页面的时候,一会是更新后的数据,一会是尚未更新的数据,尽管我们也可以通过 Session Sticky 技术来将用户锁定在某个节点上,但对于一些交互性比较强或者是非 Web 方式的系统来说,Session Sticky 显然不太适合。所以就需要用到 EhCache 的集群解决方案。
EhCache 从 1.7 版本开始,支持五种集群方案,分别是:

Terracotta


RMI


JMS


JGroups


EhCache Server

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三种最为常用集群方式,分别是 RMI、JGroups 以及 EhCache Server 。


RMI 集群模式

RMI 是 Java 的一种远程方法调用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的基于 Java 对象的通讯方式。EhCache 从 1.2 版本开始就支持 RMI 方式的缓存集群。在集群环境中 EhCache 所有缓存对象的键和值都必须是可序列化的,也就是必须实现 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这点在其它集群方式下也是需要遵守的。
下图是 RMI 集群模式的结构图:


图 2. RMI 集群模式结构图



采用 RMI 集群模式时,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是对等关系,并不存在主节点或者从节点的概念,因此节点间必须有一个机制能够互相认识对方,必须知道其它节点的信息,包括主机地址、端口号等。EhCache 提供两种节点的发现方式:手工配置和自动发现。手工配置方式要求在每个节点中配置其它所有节点的连接信息,一旦集群中的节点发生变化时,需要对缓存进行重新配置。
由于 RMI 是 Java 中内置支持的技术,因此使用 RMI 集群模式时,无需引入其它的 Jar 包,EhCache 本身就带有支持 RMI 集群的功能。使用 RMI 集群模式需要在 ehcache.xml 配置文件中定义 cacheManagerPeerProviderFactory 节点。假设集群中有两个节点,分别对应的 RMI 绑定信息是:



节点 1


192.168.0.11


4567


/oschina_cache






节点 2


192.168.0.12


4567


/oschina_cache




节点 3


192.168.0.13


4567


/oschina_cache



那么对应的手工配置信息如下:
<cacheManagerPeerProviderFactory 

    properties="hostName=localhost,
    port=4567,
    socketTimeoutMillis=2000,
    peerDiscovery=manual,
    rmiUrls=//192.168.0.12:4567/oschina_cache|//192.168.0.13:4567/oschina_cache"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