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Web前端

前端技术进入公众视野时间不长,有实力的伯乐更加是凤毛麟角

2014-11-19 13:56 274 查看
         一个人这辈子能遇到一个好师兄是一种缘分,可遇不可求。很多人工作中的幸福感似乎也源自这种被认同,被师兄的了解和认同,有人能直言不讳的指出你的不足,帮你发现机会,并将最适合你做的事情分配给你,这是莫大的幸运,但如此幸运的人十之一二,大多数人因为缺少伯乐的提点,渐渐辱于“奴隶人之手“,潜力渐失,毁于中庸。

  在前端技术领域,这种情况很普遍也很特殊,当然有很多客观原因。即前端技术进入公众视野时间不长,有实力的伯乐更加是凤毛麟角。更何况,Web前端技术还有着一些江湖气,知识点过于琐碎,技术价值观的博弈也难分伯仲,即全局的系统的知识结构并未成体系,这些因素也客观上影响了“正统“前端技术的沉淀,奇技淫巧被滥用,前端技术知识的传承也过于泛泛,新人很难看清时局把握主次,加之业务上的压力,未免过早导致技术动作变形。而这些问题也无法全赖自己全盘消化,若有人指点迷津,情况要好上万倍。因此,前端技术领域,为自己觅得一个靠谱的师兄,重要性要盖过项目、团队、公司、甚至薪水。

  这也是上文所说的“项目不重要,师兄才重要“的原因。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每个人都问下自己,你是想当师弟呢还是想当师兄呢?当师兄有什么好处呢?

  没错,很多师兄都是被师兄,甚至没有做好当师兄的准备,更进一步说,不少经理人也都是“被经理人“,没有做好准备就被推到了管理岗位。带人是耗精力的,师兄要做很多思想斗争才舍得把这些宝贵的精力放在那些菜鸟身上,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要记住,没有谁应该无缘无故把自己所掌握技能给你倾囊相授,如此皆命也。读到这里,作为菜鸟,作为学徒,作为新人,作为师弟,你做到对这份命运的足够尊重了吗?

  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并没有在技术领域得以很好的延续。也正因为此,人才梯队难建立起来,但对于师兄来说,却是有更多机遇的。

  【师兄们的抉择 2】

  作为师兄,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肯定会想当师兄对我有什么提升?对于初次做师兄的人来说,最大的提升在于两方面,1,任务分解,2,问题分析。

  第一,任务分解,作为师兄要给师弟派分任务,就涉及到任务分解,分解这事儿往低了说,就是派活,往高了说,其实就是做“架构”,比如一个页面,按照什么思路进行模块划分,模块划分是否适合单人开发,如何控制共用样式和共用脚本,我需要为他提供什么接口,如何控制他的代码并入整个页面时不会影响整体页面代码的熵值,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架构“应该包含的问题,而从小页面开始就做这种锻炼,做的多了,“架构感”自然就形成了。

  第二,问题分析,在之前自己写代码都是单打独斗,什么都是用代码解决问题,但一旦涉及协作,就要强迫自己分析问题,或者说给徒弟分析问题,告诉他应当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当说到“方法”时,脑子里定形成了一个方案,按照这个方案路子走一定能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比写代码要更抽象、更高效,因为在脑子里构建方案要比写代码要快,思考也会更加缜密,当锻炼的多了,思考越来越快,代码的草稿也很快就在脑海中形成了,这也是我们说为什么很多人不写代码但编码思路和水平都很高的原因。

  这些工作方法对了,积累多了,就是提高。对于技术经理人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就像在第五日的“得与失”部分提到的那样,转身师兄、变身管理并不意味着“失“掉技术饭碗,而是一种进步。

  【做自己的伯乐】

  那么,在前端技术领域里什么样的人才算千里马,其实人人都是千里马,人人都可以发掘自己的潜力,如果上面的文字你能读懂,能认可,这种自我发掘已经开始了,没有一个好伯乐又何妨呢?做一个勤快的小码农,少一些势利的纷争,很快会发现,自己才是最好的伯乐。

  但这并不是说,他人对自己的观点不重要,有时甚至要综合各种声音,所以,多找身边的大牛们聊聊天,多找你的师兄和主管,不管他们给你的建议是多么形而上,总有一些声音对你是有益的,多收集,有好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