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转载给女儿 古筝的历史文化

2014-11-15 21:13 141 查看
古筝,原名叫筝,也叫秦筝。因它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故后人冠以“古”字,称为古筝。我国历来对古筝很推崇,称古筝为民族乐器中的瑰宝,雅俗共赏的奇葩,群声之祖,万乐之师。汉《古诗十九首》中有句:“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之神。”汉侯瑾《筝赋》有句:“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鲁迅有《赠人》(其二)诗:“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对中国的古筝也非常推崇,称古筝为神秘的乐器,称它弹奏出的乐曲为神奇的音乐。



 

古筝属于弦鸣乐器,按其演奏技巧来分,属于弹拔类乐器。它的外形古朴典雅美观大方,音色优美圆润清丽明亮,音量大而不噪。它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能充分表现民族风格浓厚的乐曲内容。用古筝弹奏出的乐曲,柔和优美,清丽和谐,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深受人们的喜爱。 

筝和筝名之由来,众说纷纭。历史上曾有黄帝摔瑟而有筝之说。唐代赵璘的《因话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黄帝命令宫女鼓瑟,宫女用瑟弹奏了一非常伤悲的曲调,使黄帝动了伤感,流泪不止。黄帝不能自制,把宫女的瑟举起掷地,摔成两截,使原来的五十根统的瑟一分为二变成两台二十五根弦的瑟。于是后人称二十五弦瑟为筝。历史上还有姊妹分瑟为筝之说。《乐道集》卷二中记载:“秦女姊妹争瑟,引破终为两片,其一片十三弦,为姊分,其一片十二弦,为妹分。秦皇奇之,立号为筝。”后来,还有父子争瑟一分为二而得筝名,兄弟争瑟一分为二而得筝名之说。这些筝名由来之说有无道理,暂且不说只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筝是由瑟演变而来的。 秦筝之说源于何处?秦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声也。”意思是说,敲打瓦罐和瓦盆,边弹筝边拍着大腿打拍子,唱起呜呜呀呀的歌,使耳目欢快,这才是真正的秦国的音乐。李斯把筝看作是秦地特有的乐器,把筝声看作是秦国音乐的重要标志。《史记??荆轲列传》中记载:“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这段记载意思是说,太子和宾客们知道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儿,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子送荆轲。到了易水之上,祭了路神后上路,高渐离击筑,荆轲跟着唱歌,声调苍凉悲哀。送行的土大夫都流下眼泪哭泣。这里说的筑,根据《风俗通义》中的记载和《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可能是筝。早期筝和筑极相似,文人常把筝筑混为一谈。由此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古筝在秦国相当流行,而且在乐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是后人称筝为秦筝的原因。 

古筝称为秦筝还有秦将蒙恬造筝一说的缘故。《辞海》中解释:“秦筝,相传秦人蒙恬改制故名。”据《辞海》的解释,秦人蒙恬改造了筝,因而称筝为秦筝。那么古筝到底是由谁来发明制造的?这个问题至今未有准确答案。有的文献里提到过蒙恬造筝的事,但并没有肯定此说法。《风俗通义》中记载:“筝,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到了隋朝,对蒙恬造筝一说就比较肯定了。《隋书??音乐志》里说:“筝,十三弦,所谓秦声,蒙恬所作者也。”后晋的刘虚则持不同意见,他在《旧唐书??音乐志》中说:“筝,秦声也,相传蒙恬所造,非也!”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说:“蒙恬改筝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以木”。根据《史记??蒙恬列传》的记载和蒙恬的生卒年月,可以推定古筝肯定不是蒙恬所造。在蒙恬出世前,古筝已经出现,所以《史记》根本没有记载蒙恬造筝一事。由此可见,蒙恬并不是古筝的发明者,而是古筝的改造者,是他将五根弦的筝,改变为十二根弦。以后直到唐朝,古筝的样式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化。到了唐朝后期,开始出现了十三根弦古筝,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筝弦数逐渐增加。到了元朝,出现了十四弦古筝,到了明朝,出现了十五弦古筝,到了清朝,出现了十六弦古筝,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古筝由十六弦逐渐增加到十八弦。古筝筝弦的不断增加和转调筝的出现,以及筝弦材质的改变,使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的外型更加美观大方庄重,音域得到极大拓宽,音乐表现力得到极大增强。现在,古筝本身不但能独奏、齐奏、重奏,还可以同其它乐器合奏、重奏,也能参加到大小型民族乐队之中充当重要角色。古筝经过二千五百多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的发展,终于在世界器乐之林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古筝最初是靠弹筝人自身指甲弹奏的。为了提高弹奏质量,增大弹奏力度和弹奏音量,弹筝人采取了以假甲取代指甲的办法。这一改革,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书.羊侃传》中记载:“有筝人陆大喜,著鹿角爪,长七寸”。我们可以从这段文字记载看出,南北朝时期的弹筝人已采取了用假甲代替指甲的办法。宋代陈旸《乐书》中也有如下记载:“唐唯请乐筝十二弦,弹之为鹿骨爪,长寸余,代指。”李商隐的《无题二首》中也有如下诗句:“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由于用假甲取代指甲,不但方便省事,不用再有意留指甲,而且有效地增强了弹奏力度,增大了弹奏音量,同时也提高了演奏敏捷度和演奏质量,使古筝的韵味更浓,音色更美,声音更亮,使弹奏出的乐曲更加清脆明快,委婉动听。 

古筝演奏技巧上的发展变化,较之其他乐器都大,尤以近三十年为最大。最早的古筝演奏技巧是很简单的,两手分工极为明确,右手弹奏,左手按弦。曲调也极为简单,基本上是慢节奏单旋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筝曲目难度越来越大,弹奏技巧越来越复杂,表现力越来越强,表现内容越来越丰富,经历了从单手简单弹奏到双手复杂弹奏,从简单弹拔按弦技巧到复杂弹拔颤按推揉技巧的发展过程。 

近几十年来,在演奏技巧上发展变化最大的,是左手在筝码右边的弹奏。这种弹奏方法从何时开始,至今没发现可考的文字记载。但从敦煌壁画中,人们看到了双手在筝码右边弹奏的筝女形象。1935年出现的古筝独奏曲《将军令》,也是一首左右手同时在筝码右边弹奏的曲目。这说明,左手弹奏技巧是很早就出现了的。 

五十年代,古筝正式进入艺术院校,这为古筝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古筝教育的深入开展,古筝技巧也突飞猛进。这主要表现在左手在筝码右侧弹奏技巧的大力发展。早期代表作有《庆丰年》、《战台风》等曲目。一批原创、改编的曲目的出现,标志着古筝演奏技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庆丰年》和《战台风》的影响下,相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原创古筝曲目。如《伊犁河畔 》、《故乡行》、《雪山春晓》、《春耕时节》、《秦桑曲》、《喜奔那达慕》、《临安遗恨》、《红山魂》、《黔中赋》等。这些曲目的产生,促进了古筝演奏技巧的发展和古筝理论水平的提高。《红山魂》、《黔中赋》等曲还借鉴了先锋派的作曲技巧,利用十二音体系,突破了古筝传统的五声音阶定弦法,这是对古筝艺术的一种积极探索。
 
 
从黄帝时代产生的第一代音乐形态——乐舞开始,乐器作为音乐表达的工具,便已存在。在音乐形态的发展变化中,器乐逐渐从三位一体的歌舞乐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华夏大地几千年的音乐发展史上,人类发明了数以千计的乐器种类。伴随人类在音乐活动中对音色和音乐表现力的追求,这些种类纷繁、丰富多彩的乐器不断地优胜劣汰。古筝这种源于“大竹简制作”的五弦弹拨乐器,经受了大浪淘沙,不断地进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最终以其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独树一帜。到了隋唐时代,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的空前繁荣,音乐文化呈现出光辉灿烂的景象。此时的古筝(近代以前称秦筝),在中原地区已经发展到一个辉煌的高峰,出现了“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白居易《邓舫张稳落第诗》)的繁荣局面。其实,这并非是一种偶然现象,早在隋唐以前的数百年间,从古筝的产生到逐步发展,已为这一繁荣景象奠定了基础。据文献记载,古筝至少在2500多年前便已存在。由焦文彬先生所引《甘州府志》(清·王曾翼撰)中的“乐操土风,而以占德,拊缶弹筝,本秦声也,西陲最尚”这句话可知,在西周年代,秦人聚居西陲之时,筝就用来作为占卜、伴唱的常见乐器,为秦人所崇尚。到了汉朝,古筝被纳入为宫廷乐器,古筝曲也成为宫廷中演奏的音乐。在宫廷乐府所采集的各地民歌俗乐中,皆有用筝的历史。东汉文人中赞扬古筝的作品也不鲜见,如古辞《善哉行》中有“以何忘忧,弹筝酒歌。”张衡的《南都赋》中“弹筝吹笙,更为新声。”侯瑾在他的《筝赋》中说:“享祀祖先,酬酢嘉宾,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

  贵州自古以来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筝在汉代以前就已从中原流传到贵州。历代的帝王为维系自己的统治,在对各地区、各民族进行军事、政治、经济的统治中,必定伴随文化的***。中国古代史上的统治者对贵州这个地处偏远的“荆蛮”之地也从未放松过统治,据《今本竹书纪年》载,“(武丁)三十二祀伐鬼方,次于荆。”“三十祀王师克鬼方,氐羌来宾。”《易地既济》曰:“(殷)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说:“贞王勿乎妇好往伐鬼方。”今贵州就...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表现力 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