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三大通信运营商跟风支付宝 ,错在了哪儿?

2014-09-10 17:36 267 查看
强势发展十年有余的支付宝热潮过后,2014年第三方支付第一次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陷入了反思。行业第一的支付宝提出转型,方向则是互联网金融大道,凭借自身用户量继续挖掘利润点,是思维深化的逻辑。被戏称为“听话的乖孩子”的通信行业“照葫芦画瓢”:中国电信推出余额增值理财服务“添益宝”、中国联通和安信基金宣布成立“话费宝”、中国移动也加入转型行列推出互联网金融“和聚宝”,这也同时标志着三大运营商走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其目的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第三方支付有影响力的力量。以移动支付业务为主的企业,依托手机等移动终端,为广大用户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和近场通讯技术的支付服务的通信运营商,已经拥有了12亿以上用户的超级实力,他们的“如意算盘”能够凑效?
运营商穿了新鞋走了老路 掉进了谁挖的陷阱?
三家运营商中,以布局最为完整、发展最快的中国电信支付公司为例,在目前其业务板块布局上,大致分为面向个人、面向商户及企业两大类。在面向个人业务中,细分为手机支付、预付卡、积分、话费支付和手机联名卡服务;面向商户及企业业务中,细分为支付网关、银行卡POS收单、缴费代理网点服务、账单托收服务、企业资金归集和供应链融资。可以说电信完全布局了第三方支付,而且业务比较全面,可以说体制已经相当完善。
第三方支付行业绝对不是无限大的蛋糕。市场的规则是不断变化并优胜略汰:如今第三方支付遇到瓶颈,为首的支付宝和微信都积极转型,标志着行业开始向深度进化;运营商虽然用户数量庞大,但存在第三方支付用户数贫乏,而最快的电信布局也只是支付宝互联网金融的过去式;没有跟上步伐而仓促闯入战场的通信运营商,脱离不了优胜略汰的绞杀。可见市场法则下,树大未必好乘凉!
市场经济体制下,跟风从来不是制胜的好方法!
通信运营商能够有如今的实力,原因是电信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被政府控制,一直以来都是建立在垄断利润基础之上的;转变思路,意味着尝试走和以往经验不同的路子,就必须承担变革的风险。其实通信运营商和银行巨头是一个思路,别人革新之后不允许别人收果子,自己先模仿跟新路子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跟风模式还适用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如论在任何行业,跟风都是弱者分食残羹冷炙的的方法。通信运营商想做个乖孩子,而不是淘气虫的思维植根于他国有企业的性质,也驹拌在这个体制之内。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是客观的市场规律。而生产力一直在发展,不适和的生产关系必然要被淘汰。从这一点上,阿里比通信商更了解市场经济,通信商还是错在乖孩子的思维上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