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NIO组件Selector工作机制详解(下)

2014-08-27 15:16 232 查看

转自:http://blog.csdn.net/haoel/article/details/2224069

五、  迷惑不解 : 为什么要自己消耗资源?

 
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我们的Java的New I/O要设计成这个样子?如果说老的I/O不能多路复用,如下图所示,要开N多的线程去挨个侦听每一个Channel
(文件描述符) ,如果这样做很费资源,且效率不高的话。那为什么在新的I/O机制依然需要自己连接自己,而且,还是重复连接,消耗双倍的资源?
 
通过WEB搜索引擎没有找到为什么。只看到N多的人在报BUG,但SUN却没有任何解释。
 
下面一个图展示了,老的IO和新IO的在网络编程方面的差别。看起来NIO的确很好很强大。但似乎比起C/C++来说,Java的这种实现会有一些不必要的开销。
 
 


 

六、  它山之石 : 从Apache的Mina框架了解Selector

 
上面的调查没过多长时间,正好同学赵锟的一个同事也在开发网络程序,这位仁兄使用了Apache的Mina框架。当我们把Mina框架的源码研读了一下后。发现在Mina中有这么一个机制:
 
1)Mina框架会创建一个Work对象的线程。
2)Work对象的线程的run()方法会从一个队列中拿出一堆Channel,然后使用Selector.select()方法来侦听是否有数据可以读/写。
3)最关键的是,在select的时候,如果队列有新的Channel加入,那么,Selector.select()会被唤醒,然后重新select最新的Channel集合。
4)要唤醒select方法,只需要调用Selector的wakeup()方法。
 
对于熟悉于系统调用的C/C++程序员来说,一个阻塞在select上的线程有以下三种方式可以被唤醒:
1)  有数据可读/写,或出现异常。
2)  阻塞时间到,即time out。
3)  收到一个non-block的信号。可由kill或pthread_kill发出。

所以,Selector.wakeup()要唤醒阻塞的select,那么也只能通过这三种方法,其中:
 
1)第二种方法可以排除,因为select一旦阻塞,应无法修改其time out时间。
2)而第三种看来只能在Linux上实现,Windows上没有这种信号通知的机制。
 
所以,看来只有第一种方法了。再回想到为什么每个Selector.open(),在Windows会建立一对自己和自己的loopback的TCP连接;在Linux上会开一对pipe(pipe在Linux下一般都是成对打开),估计我们能够猜得出来——那就是如果想要唤醒select,只需要朝着自己的这个loopback连接发点数据过去,于是,就可以唤醒阻塞在select上的线程了。
 

七、  真相大白 : 可爱的Java你太不容易了

 
使用Linux下的strace命令,我们可以方便地证明这一点。参看下图。图中,请注意下面几点:
1)  26654是主线程,之前我输出notify the select字符串是为了做一个标记,而不至于迷失在大量的strace
log中。
2)  26662是侦听线程,也就是select阻塞的线程。
3)  图中选中的两行。26654的write正是wakeup()方法的系统调用,而紧接着的就是26662的epoll_wait的返回。
 


 
从上图可见,这和我们之前的猜想正好一样。可见,JDK的Selector自己和自己建的那些TCP连接或是pipe,正是用来实现Selector的notify和wakeup的功能的。
 
这两个方法完全是来模仿Linux中的的kill和pthread_kill给阻塞在select上的线程发信号的。但因为发信号这个东西并不是一个跨平台的标准(pthread_kill这个系统调用也不是所有Unix/Linux都支持的),而pipe是所有的Unix/Linux所支持的,但Windows又不支持,所以,Windows用了TCP连接来实现这个事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