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Web前端 > JavaScript

JSP内置对象之四个作用域

2014-08-15 16:35 363 查看

一、JSP内置对象概述

定义:可以不加声明就在JSP页面脚本(Java程序片和Java表达式)中使用的成员变量。在JSP技术内部,已经定义好了若干个JSP内部对象,应用这些内部对象,可以实现很多很重要的功能。

JSP共有以下9种基本内置组件(可与ASP的6种内部组件相对应):

内置对象代表内容范围
request触发服务调用的请求request
response对请求的应答page
session为请求的客户创建的session对象session
application从 servlet 配置对象获得的 servlet 上下文(如在getServletConfig() ,getContext()的调用中)application
out向输出流写入内容的对象page
pageContext本 JSP 的页面上下文page
page实现处理本页当前请求的类的实例page
config本 JSP 的 ServletConfigpage
exception表示JSP页面运行时产生的异常Page

二、四个作用域

从表格中的第三列都指明了每个对象的范围,即作用域。首先要声明一点,所谓“作用域”就是“信息共享的范围”,也就是说一个信息能够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效。4个JSP内置对象的作用域分别为:application、session、request、page 。JSP内置对象作用域表如下:

名称

作用域

application

在所有应用程序中有效

session

在当前会话中有效

request

在当前请求中有效

page

在当前页面有效

Web交互的最基本单位为HTTP请求。每个用户从进入网站到离开网站这段过程称为一个HTTP会话,一个服务器的运行过程中会有多个用户访问,就是多个HTTP会话。作用域解释如下。

application 作用域

application作用域就是服务器启动到关闭的整段时间,在这个作用域内设置的信息可以被所有应用程序使用。application作用域上的信息传递是通过ServletContext实现的,它提供的主要方法如下所示:

Object getAttribute(String name) //从application中获取信息;
void setAttribute(String name, Object value) //向application作用域中设置信息。

session作用域

session作用域比较容易理解,同一浏览器对服务器进行多次访问,在这多次访问之间传递信息,就是session作用域的体现。session是通过HttpSession接口实现的,它提供的主要方法如下所示。

Object HttpSession.getAttribute(String name) //从session中获取信息。
void HttpSession.setAttribute(String name, Object value) //向session中保存信息。
HttpSession HttpServletRequest.getSessio() //获取当前请求所在的session的对象。

session的开始时刻比较容易判断,它从浏览器发出第一个HTTP请求即可认为会话开始。但结束时刻就不好判断了,因为浏览器关闭时并不会通知服务器,所以只能通过如下这种方法判断:如果一定的时间内客户端没有反应,则认为会话结束。Tomcat的默认值为120分钟,但这个值也可以通过HttpSession的setMaxInactiveInterval()方法来设置:
void setMaxInactiveInterval(int interval)
如果想主动让会话结束,例如用户单击“注销”按钮的时候,可以使用 HttpSession 的 invalidate()方法,用于强制结束当前session:void invalidate()

request作用域

一个HTTP请求的处理可能需要多个Servlet合作,而这几个Servlet之间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传递信息,但这个信息在请求结束后就无效了。Servlet之间的信息共享是通过HttpServletRequest接口的两个方法来实现的。
void setAttribute(String name, Object value) //将对象value以name为名称保存到request作用域中。
Object getAttribute(String name) //从request作用域中取得指定名字的信息。
JSP中的doGet()、doPost()方法的第一个参数就是HttpServletRequest对象,使用这个对象的 setAttribute()方法即可传递信息。那么在设置好信息之后,要通过何种方式将信息传给其他的Servlet呢?这就要用到RequestDispatcher接口的forward()方法,通过它将请求转发给其他Servlet。
RequestDispatcher ServletContext.getRequestDispatcher(String path) //取得Dispatcher以便转发,path为转发的目的Servlet。
void RequestDispatcher.forward(ServletRequest request,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将request和response转发
因此,只需要在当前Servlet中先通过setAttribute()方法设置相应的属性,然后使用forward()方法进行跳转,最后在跳转到的Servlet中通过使用getAttribute()方法即可实现信息传递。
PHP的程序员可能不太好理解这一段,因为PHP中没有转发的概念,一个请求只能由一个PHP文件来处理,所以PHP中根本没有request作用域的概念。而Servlet则不同,请求可以在应用程序中任意转发,所以用request作用域在不同Servlet之间传递信息。
需要注意两点:
1、转发不是重定向,转发是在Web应用内部进行的。PHP支持重定向但没有转发。
2、转发对浏览器是透明的,也就是说,无论在服务器上如何转发,浏览器地址栏中显示的仍然是最初那个Servlet的地址。

page作用域

page对象的作用范围仅限于用户请求的当前页面,对于page对象的引用将在响应返回给客户端之后被释放,或者在请求被转发到其他地方后被释放。对page对象的引用通常存储在pageContext对象中。
以上介绍的作用范围越来越小,request和page的生命周期都是短暂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一个request可以包含多个page页(include,forward及filter)。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application、session、request、page 4个对象的作用范围,我们给出两个程序来进行详细说明。

【程序1】page01.jsp

[xhtml] view plaincopy

<%@ page language="java"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UTF-8"
pageEncoding="UTF-8"%>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jsp:useBean id="pagevar" scope="page" class="java.lang.StringBuffer"/>
<jsp:useBean id="requestvar" scope="request" class="java.lang.StringBuffer"/>
<jsp:useBean id="sessionvar" scope="session" class="java.lang.StringBuffer"/>
<jsp:useBean id="applicationvar" scope="application" class="java.lang.StringBuffer"/>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title>JSP内置对象作用域</title>
</head>
<body>
<%
pagevar.append("page01");
requestvar.append("page01");
sessionvar.append("page01");
applicationvar.append("page01");
%>
<jsp:forward page="page02.jsp"/>
</body>
</html>

【程序2】page02.jsp

[xhtml] view plaincopy

<%@ page language="java" import="java.util.*"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UTF-8"
pageEncoding="UTF-8"%>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jsp:useBean id="pagevar" scope="page" class="java.lang.StringBuffer"/>
<jsp:useBean id="requestvar" scope="request" class="java.lang.StringBuffer"/>
<jsp:useBean id="sessionvar" scope="session" class="java.lang.StringBuffer"/>
<jsp:useBean id="applicationvar" scope="application" class="java.lang.StringBuffer"/>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title>JSP内置对象作用域</title>
</head>
<body>
<%
pagevar.append("page02");
requestvar.append("page02");
sessionvar.append("page02");
applicationvar.append("page02");
%>
page = <%=pagevar.toString()%><br/>
request = <%=requestvar.toString()%><br/>
session = <%=sessionvar.toString()%><br/>
application = <%=applicationvar.toString()%><br/>
</body>
</html>

测试步骤以及结果分析:

1、直接运行程序1的结果为:(图1)



我们看到,page的作用域的值为page02,说明确实只在当前的页面起作用,即跳转到的page2页面;request的作用域在当前请求中有效,所以其值为程序1和跳转到程序2之和;session的作用域为当前会话,所以其值也是程序1和跳转到程序2之和;而application对所有应用有效,也就是只要在应用,都要叠加,即程序1中的值与程序2中的值的叠加;

2、不要关闭程序1运行的浏览器,直接运行程序2,其结果为:(图2)



对比图1的结果,我们发现page作用域没有变化,它的值只是程序2里的值;request作用域仅在当前请求作用,故也以程序2的值为准,变成page02;session的作用域为当前会话,因为运行程序1的浏览器保持着,说明还处于同一会话中,所以要在之前的基础上叠加上一个page02;而application对所有应用有效,也就是只要在应用,都要叠加,即在之前的基础上叠加上一个程序2的page02;

3、将上两步运行程序1和程序2的浏览器关闭,但不关闭服务器,重新运行程序2,其结果如下:



对比之前的结果,我们发现page作用域依旧没有变化,它的值只是程序2即所在页面里的值;request作用域仅在当前请求作用,故也以程序2的值为准,变成page02;session的作用域为当前会话,因为前两步运行程序的浏览器关闭了,说明之前的会话都结束了,所以其值恢复成当前的程序2里的值page02;而application对所有应用有效,也就是只要在应用即服务器还没重启清空,都要叠加,即在之前的基础上再叠加上一个程序2的page02;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