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写给自己----大学过半之后(二)

2014-07-29 14:03 260 查看
新奇的大一过去之后,我也就进入了不能再犯二的大二了





其实通过大一的学习,我也发现了一些事情,总结了一些事情。下面就先来说说这个好了。

大学的话和高中真的是非常不一样。如果要我说自己更喜欢哪个,那我肯定会选高中。你说高中是应试教育?我不这么认为。至少在我的班级里,特别是上数学课,物理课的时候,老师会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在黑板上描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解法。其实我是非常喜欢这种讨论式的教学的。这样大家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互之间有语言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魅力。大学可就不一样了,可能是由于上课的人实在太多,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再像高中时这么亲密了。所以大学的授课,更多的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上课对大多数同学基本没什么意义,但求考试不挂就行。开始的时候,同学们一个个都壮志凌云,誓当学霸,偌大一个教室对于我这样一个来得稍微晚一点的人真的是连个座位都找不到。不过随着期中微积分考试的溃败,慢慢地,上课的人越来越少了,最后就算我每天上课迟到五分钟,照样有好多位子给我做,而且是越前排,越没人坐。这就是大学以及学生在大学里的变化。

不要看我GPA看起来非常不错的样子,其实我真的学到很多东西了么?没有,当然C语言可能是个例外,因为它真的能为后面的道路做一个很好的铺垫。其实我在上课的时候和大多数同学差不多,就比如微积分,完全是一个不求甚解的状态,反正听了也会忘,而且这连续域的数学问题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好像没什么用处(当然,当时的认识肯定是错的,我们没有资格评论一门课有用没用,因为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没有那个资格,没有那个能力用而已)。再加上老师讲得比较差,(不过当时微积分老师他的教学理念我还是非常欣赏的)所以我干脆微积分下的时候一节课都没听,当时还考了91,又开始嘚瑟的不行了。其实大学考试非常有意思,因为每年的试卷内容都差不多,甚至哪道题考什么内容都是固定的。所以只要考前边看书,边把前几年的试题认认真真做一遍,抱着不求甚解的态度,(想像高中一样把细节都搞清楚肯定是没时间的,不过专业课可不能这样)及格肯定是没有问题,说不定还能考个高分。真的替那些考前还不认真复习,只能考完之后补考的同学感到可惜。其实谁都没有比谁好多少,只要认真复习那么一下就可以省不少麻烦事了。

所以当时就觉得大学这样的学习是有问题的,如果大学四年学下来,除了一个的加权,其他什么都不会,我感觉这样的结果实在是太可怕了。其实我是非常不欣赏那些在大学仍然按照高中模式来学习的同学的,特别在计算机领域,我感觉更不应该这样。如果你在大学依旧被书本所束缚,每天为了把分数从90提高到95而拼命奋斗,我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也许你觉得我加权高,所以我才那么不在乎。但是对于那些通识课,基础课,我考前尽最大的努力认真复习就够了,这样不管取得怎样的成绩我都可以接受。而且我觉得大学似乎逃不出上课似懂非懂,考前死命刷题这样的一个怪圈。既然这样,在开始上课到考试之间这一段时间里,既然复习预习书本的知识意义不大,那么还不如来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看那些经典的计算机书籍从而进入那个最纯正的计算机世界。

所以从大二开始,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我开始看一些经典的计算机书籍。我觉得我是一个喜欢了解事物本质的人,所以自然而然,我会喜欢像操作系统一类比较本质的东西,例如有看《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一类的书。后来又听班主任说C++非常重要,然后又开始关注C++这一块,看了大半本《C++primer》。不过其实总感觉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为看的东西很多都过于理论或者实际中暂时用不到,所以看过之后也忘了。就像C++,我当然知道它非常重要,但是现在能用的地方确实有限,即使用,也不过是在用C++写C。那个时候其实也是非常迷茫的,因为太急于想做出个什么东西证明自己,而学的东西又太过于理论或太过于底层。后来又关注到了Linux吧,这个也非常重要!因为现在做的很多事情也和Linux有关,或者在Linux平台上做。总体上,应该是更全面地,从广度上认识了计算机,虽然都没有到达一定的深度,但是这是个过程嘛,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

哈哈~不知不觉又写这么多了,太长了自己看着都别扭,还是再写一个三吧,写写对最近学习和生活的想法。这篇二就当做我对大学生活的感悟好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