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中医养生] 听JT叔叔讲中医基础理论 前言

2014-06-26 23:03 281 查看
前言:    课堂够胆能睡觉

                刁客贪多嗜求知

       有人说吃什么可以健康,是因为它含有某种“有效成分”,吃了以后大补元气哦!但你又会发现怎么拿根白萝卜一验,怎么和人参相比绝大部分成分都一样的呢?那吃白萝卜和吃人参效果是不是差不多呢?当然不是的,即使成分极为相似,三年才长两根胡须的人参,和三个月就长小腿大一根的白萝卜,药性就是不一样,甚至会相反。白萝卜就是号称“人参的天敌,补药的克星”。

       所以你如果要拿西方的化学去看待中医的种种事情,其实会很受挫的。

       研习中医时的观念,是一个所谓的“气”的世界的观念,可以说是“形而上”的。如果要问:“中医科不科学?”,它当然科学!如果学过《伤寒论》等著作,有这个症状,投予这个药方,就一定会有什么转变,怎么样好转···,以验证的科学来讲,他没有问题,是非常科学的。(不要以为“气“不科学,不要以为肉眼看得到的才叫科学!今天核子弹都做出来了,但是电子也没有人见过!)

       中医是给身体一个”讯息“或是”能量“,通过经脉传递这个讯息。经脉就是在活着的时候,比较容易传递电流的通路。如果把一个活人一刀杀死,然后再去测量,全身的经脉就没有了。经脉是跟着他的灵魂离开的。所以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就是:人有灵魂!

       中药的作用点不是化学,而是药性!用了根,因为根要把水分输送到树顶上去,所以药性往往会作用到上头;用了果实,果实很想落地,吃了以后那个药性多半会往下跑!就是这样子,植物的个性会印证在它的药效里面,所以每一种动植物甚至矿物的生态,都会变成那个药性的一部分。

       抱有怎样的态度来学习呢?依照庄子的观点,逍遥游。有这样的一个事实,如果我说”这个方子很重要,请务必记牢“一般就记不牢,如果抱着”随意“、”玩乐“的态度来看电影什么的,往往细节上的东西都能记得清晰,这就是人的无奈!

      哲学家之祖苏格拉底曾提过一个重要的论点:”我们人一定要知道自己不知道。“当有这样的感觉出来的时候,你的灵魂会有一种饥渴的感觉!而不是伪装的自己知道,人非常讨厌自己不知道一件事情,所以总会想方设法去寻求一个定见,捏造一个也可以,即使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答案也可以稍稍使自己安心。可是我觉得学,就是做学问,不一定得立即捏造定见,什么东西都非要有立即的答案,你就傻了!变成学答了!

      依照老庄的观点,处于”弱“的地位往往就是居上!上善若水,对什么东西都故意让自己处于一个”不知道“的状态,这时候你的身体会产生几乎像是黑洞一样的吸力,在你人生的每一个片刻、每一个点滴,都在吸收答案,举个例子,我在教《庄子》的时候,备课时对于我一时不懂得,不会着急去定义这句话”真髓即是这样“,写一个答案上去,然后觉得自己可以这样教,让自己安心···我不是,我在备课单上写”这句话,我不懂!“,”这句话和这句话有矛盾,我想不透“。我的备课单上写满了我的无知和无能,然后呢,奇妙的是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在生活中看到这些答案耶!当你能跟自己的无知和平共处的时候,学习竟然会变成这么顺畅的状态!

      当你很喜欢问问题的时候,你的心是那种很敞开,很有空虚感的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心情。在学习上,如果你能够随时跟你的空虚感和平共处而不慌乱的话,你几乎不需要花什么力气就什么都会了。所以我每次要学什么的时候,我就列张清单:“我不会这个,我也不会那个···”,让自己充满了空虚感,然后不多久,什么都学会了,这很快乐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