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移动开发 > Android开发

Android获取其他包的Context和在任…

2014-06-14 19:33 89 查看

1.在任意位置获取应用程序Context

Android程序中访问资源时需要提供Context,一般来说只有在各种component中(Activity,
Provider等等)才能方便的使用api来获取Context;喜欢编程的人都知道,编写工具类可以有效的实现代码复用,而在Android下某些工具类的编写很让人困惑,例如:我们要在工具类中获取SharedPreferences,那就需要Context的支持。

为了解决这写由Context带来的麻烦,我们可以自定义一个Application类来实现这种功能。

import android.app.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ContextUtil extends Application {

private
static ContextUtil instance;

public
static ContextUtil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uper.onCreate();

instance = this;

}

}

然后在manifest中<application>中加入Android:name="mypackage.ContextUtil",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类下面获取Context,例如:Context
c=ContextUtil.getInstance();

2.context注意事项:

在android中context可以作很多操作,但是最主要的功能是加载和访问资源。在android中有两种context,一种是 application
context,一种是activity context,通常我们在各种类和方法间传递的是activity
context。

比如一个activity的onCreat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tate) {

super.onCreate(state);

TextView label = new TextView(this); //传递context给view
control

label.setText("Leaks are bad");

setContentView(label);

}

把activity
context传递给view,意味着view拥有一个指向activity的引用,进而引用activity占有的资源:view
hierachy, resource等。

这样如果context发生内存泄露的话,就会泄露很多内存。

这里泄露的意思是gc没有办法回收activity的内存。

Leaking an entire activity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当屏幕旋转的时候,系统会销毁当前的activity,保存状态信息,再创建一个新的。

比如我们写了一个应用程序,它需要加载一个很大的图片,我们不希望每次旋转屏
幕的时候都销毁这个图片,重新加载。实现这个要求的简单想法就是定义一个静态的Drawable,这样Activity
类创建销毁它始终保存在内存中。

实现类似:

public class my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private static Drawable sBackground;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tate) {

super.onCreate(state);

TextView label = new TextView(this);

label.setText("Leaks are bad");

if (sBackground == null) {

sBackground = getDrawable(R.drawable.large_bitmap);

}

label.setBackgroundDrawable(sBackground);//drawable attached to a
view

setContentView(label);

}

}

这段程序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问题很大。当屏幕旋转的时候会有leak(即gc没法销毁activity)。

我们刚才说过,屏幕旋转的时候系统会销毁当前的activity。但是当drawable和view关联后,drawable保存了view的
reference,即sBackground保存了label的引用,而label保存了activity的引用。既然drawable不能销毁,它所
引用和间接引用的都不能销毁,这样系统就没有办法销毁当前的activity,于是造成了内存泄露。gc对这种类型的内存泄露是无能为力的。

避免这种内存泄露的方法是避免activity中的任何对象的生命周期长过activity,避免由于对象对
activity的引用导致activity不能正常被销毁。我们可以使用application context。application
context伴随application的一生,与activity的生命周期无关。application
context可以通过Context.getApplicationContext或者Activity.getApplication方法获取。

避免context相关的内存泄露,记住以下几点:

1. 不要让生命周期长的对象引用activity
context,即保证引用activity的对象要与activity本身生命周期是一样的

2. 对于生命周期长的对象,可以使用application context

3.
避免非静态的内部类,尽量使用静态类,避免生命周期问题,注意内部类对外部对象引用导致的生命周期变化

3.获取别的包的Context

Android中有Context的概念,想必大家都知道。Context可以做很多事情,打开activity、发送广播、打开本包下文件夹和数据库、获取classLoader、获取资源等等。如果我们得到了一个包的Context对象,那我们基本上可以做这个包自己能做的大部分事情。

Context有个createPackageContext方法,可以创建另外一个包的上下文,这个实例不同于它本身的Context实例,但是功能是一样的。

这个方法有两个参数:

1。packageName 包名,要得到Context的包名

2。flags
标志位,有CONTEXT_INCLUDE_CODE和CONTEXT_IGNORE_SECURITY两个选项。
CONTEXT_INCLUDE_CODE的意思是包括代码,也就是说可以执行这个包里面的代码。CONTEXT_IGNORE_SECURITY的意思是忽略安全警告,如果不加这个标志的话,有些功能是用不了的,会出现安全警告。

下面给个小例子,执行另外一个包里面的某个类的方法。

另外一个包的包名是chroya.demo,类名Main,方法名print,代码如下:

package chroya.demo;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util.Log;

class Main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msg) {
Log.d("Main", "msg:"+ msg);
}
}


本包的调用Main的print方法的代码块如下:

Java代码

Context c = createPackageContext("chroya.demo", Context.CONTEXT_INCLUDE_CODE | Context.CONTEXT_IGNORE_SECURITY);
//载入这个类
Class clazz = c.getClassLoader().loadClass("chroya.demo.Main");
//新建一个实例
Object owner = clazz.newInstance();
//获取print方法,传入参数并执行
Object obj = clazz.getMethod("print", String.class).invoke(owner, "Hello");


ok,这样,我们就调用了chroya.demo包的Main类的print方法,执行结果,打印出了Hello。

Android中有Context的概念,想必大家都知道。Context可以做很多事情,打开activity、发送广播、打开本包下文件夹和数据库、获取classLoader、获取资源等等。如果我们得到了一个包的Context对象,那我们基本上可以做这个包自己能做的大部分事情。

那我们能得到吗?很高兴的告诉你,能!

Context有个createPackageContext方法,可以创建另外一个包的上下文,这个实例不同于它本身的Context实例,但是功能是一样的。

这个方法有两个参数:

1。packageName 包名,要得到Context的包名

2。flags
标志位,有CONTEXT_INCLUDE_CODE和CONTEXT_IGNORE_SECURITY两个选项。CONTEXT_INCLUDE_CODE的意思是包括代码,也就是说可以执行这个包里面的代码。CONTEXT_IGNORE_SECURITY的意思是忽略安全警告,如果不加这个标志的话,有些功能是用不了的,会出现安全警告。

下面给个小例子,执行另外一个包里面的某个类的方法。

另外一个包的包名是chroya.demo,类名Main,方法名print,代码如下:

package chroya.demo;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util.Log;

class Main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msg) {
Log.d("Main", "msg:"+ msg);
}
}


本包的调用Main的print方法的代码块如下:

Context c = createPackageContext("chroya.demo",
Context.CONTEXT_INCLUDE_CODE |
Context.CONTEXT_IGNORE_SECURITY);

//载入这个类

Class clazz =
c.getClassLoader().loadClass("chroya.demo.Main");

//新建一个实例

Object owner = clazz.newInstance();

//获取print方法,传入参数并执行

Object obj = clazz.getMethod("print", String.class).invoke(owner,
"Hello");

ok,这样,我们就调用了chroya.demo包的Main类的print方法,执行结果,打印出了Hello。

怎么样,这只是一个调用其他包的代码的例子,我们获取到Context,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当然,题目所说的坏事,还是不要做为好。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