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第1次实验——NPC问题(回溯算法、聚类分析)

2014-06-10 19:43 190 查看
1.八皇后问题,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是回溯算法的典型案例。该问题是国际西洋棋棋手马克斯·贝瑟尔于1848年提出:在8X8格的国际象棋上摆放八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问有多少种摆法。 高斯认为有76种方案。1854年在柏林的象棋杂志上不同的作者发表了40种不同的解,后来有人用图论的方法解出92种结果。计算机发明后,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此问题。请编程实现八皇后问题,并把92种解的前三种解输出到屏幕(8*8的二维矩阵,Q代表皇后,X代表空)。并把此问题的求解过程延伸到N皇后问题。

源代码:

public class EightQueens {
static int b[]={0,0,0,0,0,0,0,0};
static int sum=0;
static int times=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earch(0);
System.out.println("一共有"+sum+"个结果。");
}

/**
* 搜索指定行
* @param row
*/
private static void search(int row){
if(row==8){
sum++;
printResult();
return;
}
for(int i=0;i<8;i++){
if(check(row,i)){  //从下标为0行0列的元素开始进行验证
search(row+1);
}
}
}
/**
* 检查m,n 这个位置是否冲突
*/
private static boolean check(int row,int col){
for(int i=0;i<row;i++){
if(b[i]==col){
return false;
}
if((b[i]+i)==(row+col)){
return false;
}
if((b[i]-i)==(col-row)){
return false;
}
}
b[row]=col;
return true;
}
/**
* 打印结果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Result(){
int a=times;
if(a < 4){
System.out.println("第" + times++ + "种结果是:");
for(int j=0;j<8;j++){
for(int i=0;i<8;i++){
if(b[i]==b[j]){	//让它自己跟自己比,从而得到可以输出Q的位置
System.out.print("Q" + " ");
}else{
System.out.print("X" +" ");
}
}
System.out.println(" ");
}
System.out.println(" ");
}
}
}


运行结果:



2.学生聚类分析思考

   为了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现教务处计划对学生进行摸底并分类,假如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并且认为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积极主动型”、“学霸型”、“游戏人生型”、“迷茫无目标型”。现在你是该项目的负责人,(1)请设计一个较为完整的项目实施方案;(2)你是否认可对学生进行分类?(3)按照你给定的实施方案与需要测量的要素(如天学习时间),请尝试按照自身情况对其进行回答,以及对自身的评价与定位和努力目标。

(1) 较完整的项目实施方案:

如果我是该项目的负责人,我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测试学生的聚类:

学习的时间,学习的效果(较为直观的就是其学习成绩),娱乐的时间(即花在玩游戏上的时间和各种活动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的时间,是否担任班干部或者社团和学生会的干部;

结果的分析:

通过测试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便可大致划分出各个被测试学生究竟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比如说,学习时间较多,效果较好,而且能够花比较多的时间去参加课外活动和阅读课外书,并且能担任干部的人,那他大致就能被分为“积极主动型”了;而如果只是学习时间多,效果好,但是不怎么参加活动,也不担任什么干部的,那大致就能被分为“学霸型”了;如果在这几方面中,花在玩游戏中的时间占了大部分,甚至乎比其他几项加起来的时间都多,那他大致就可被分为“游戏人生型”了;如果花在这些方面的时间都不多,但是自己却始终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的,那估计就能被划分为“迷茫无目标型”了。

(2) 我个人还是比较认可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因为通过分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或许可以的话,可以给老师的教学以影响,让老师在对学生的教学中更加的有侧重点。

(3) 就我个人而言的话,我应该是属于“积极主动型”+少许“迷茫无目标型”的结合体。首先,我花在学习的时间不算少,而且效果也不错,在大一大二分别获得了“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三等奖学金”的殊荣。也花了不少的时间阅读了不少的课外书,但有时候我仍会感到深深的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究竟能做什么,老实讲,编程我是学得不好的,因为到现在我也没有编程框架的概念,所以编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我也因此而学习了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所以就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有所收获吧,在日后能够排得上用场。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