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我也曾对自己写的文字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反复的阅读,反复的修改

2014-05-17 11:47 155 查看
值得欣慰的是,后来竟也发现像我这样情况的同学还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这一类人,用老师的一席话,大致可以总结为“文学功底太差,平时看得少,记得更少,内在的精神世界贫乏,更无深度可言”吧。我也大致了解到像我们这一类人,考试基本靠抄写大量的流行歌曲的歌词方能完成作文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就十分庆幸自己一直以来都喜欢唱一些比较立志的歌曲,以使得在关键时刻还能绞尽脑汁的“引用”出一些“成为比较亮点”的词儿来。

  早些时候,我还是比较喜欢写一些东西的,后来才知道他们称这些东西叫做随笔。有没有达到所谓随笔的要求也没有高人给我推敲过,我就都把他们叫做一些东西。读这么些年的书,语文老师换了无数,大多都还是比较喜欢我交上去的一些非考试性的文字的,但喜欢终究只是喜欢,也都没少提醒我“不符合要求”,“不能乱写”。

  我也曾对自己写的文字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反复的阅读,反复的修改,也找别人帮助审查,看看是否“思路不清晰”“中心思想不明确”或者“表现主题颓废、消极、不健康”更或者“具有反动倾向”之类,结果他人都说这些都还不具备。那么到底少了些什么呢?而后我自己也勉强的以为:作为学生,大概我们都不能具备所谓写作之“能力”吧,所谓文章者,必是有章有法的,且文得高分者,须按其路顺其套。

  总之,用我们自己特有的心态去洞察这个世界,用我们自己独特的心灵去感悟身边的点点滴滴,用我们大家都读得通能理解并眼熟的文字来记叙和感受我们周围的人和事这类文字是不足以体现当下谓之“学生”被许可的所谓“写作”之“社会价值观”的。而于我则是在屡次考试中碰壁后,也就口是心非的“作”起“文”来。每每身置考场,得须从新整理自己的思路,常“心系国家之安危”“关注时局”“响应党的号召”。再者就是“子曰:吾……”,既要“传承文明”又要“开拓创新”。久而久之,那些自己曾一度热衷的所谓“不符合要求”者终于被弃之。时至今日,终不情愿再作一些东西了。

  我的这位亲人现在正过着那段曾经令我苦不堪言而现在却又是怀念万分的学生生涯,我无法对她讲述我那时的“种种不是”。因为我在她身上看到了那时的我们所特有的压抑感,因而仅在学习和工作之余给这些事儿作了这么个叙。所谓叙者也,不再是用笔写作,也不敢用其心进一步去思考、去感悟。就像和好朋友聊天儿那般模样,顶多也就杂乱无章的说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而已,但还是尽量做到有讳的地方就辟之,所以就没有谓之东西这回事了,这是后话。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