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移动开发 > 微信开发

微信之父张小龙:怎样做简单的产品经理?十

2014-05-11 14:40 543 查看
这个可能非常难解释,我就比较简单的说一下。这里可能有些开发人员会非常理解,其实跟代码非常像,但你把代码变成复杂的系统的时候,它是有自己的结 构的。产品也是,很简单的一个产品可能包含了上百个功能在里面,这些功能你可以像写代码一样,按一个线性的方式把它串起来,但是也可以做成一个很有架构在 里面的东西。这是考验一个人对产品的见解是什么样的。我们心中一定要有一个产品的架构在这里,而不是说我们这个产品就是一大堆功能的集合,只是一个无序的 集合,那样就很糟糕了。那样他就没有自己的骨骼和系统架构。

另外还有一个产品技能的心态,这也是我感触比较深的,就是跟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会争论起来。对产品性能来说,我觉得它是抱着一种求知的态度来讨论,而 不是争论谁赢了谁输了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是这种求知的话,当别人说服了你,辩赢了你,那你很高兴,因为你接触到了新的知识。我们应该鼓励这种辩驳,但不是 为了自尊心而战。

所谓自尊心而战就是我经常持一个观点,然后领导不同意,我觉得很受伤。那这个就不是一种辩驳,不是一种求知的心态了。不像代码我们验证一下就运行出 了,产品方面的观点其实会容易产生分歧,这种分歧争执可能也会比较多。如果为了抱着从中获得更多一些洞察或者更多一些知识,我就不希望别人能够说服我。我 举一个例子,像刚才我们一言带过的功能,比如说已读和已发送的状态,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的技术总监(大卫)提出的,他是逻辑性非常强的人,跟我争论说他觉得 要有这个东西,一定要有,这是我们区别于QQ或者传统IM的一个不同的地方。我认为不应该有,我们在这个点上开始争论,争论了整整3天,什么事情都没干就
在争论这个问题。这样争论的结果很好,他为了说服他会做一些CE,给同事发一些问卷,然后在问卷里面列一大堆问题,通过这种调研的方式来找到证据。这样的 过程我觉得非常好,大家是要给一些证明。后面两句话其实有点矛盾,这个其实不太好解释,我们就不说了。

如果我们拿微博做案例的话,它的重点用户是谁,把用户分出来,它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是一种自我存在感,就是心理诉求是什么。它的黏性是什么?是好友 圈。就像我不会认同新浪微博是因为有些名人在那里,所以有人去,我认为陌生人是黏不住人的,只有朋友关系才会让你有黏性。一个陌生人写的微博再多,你几天 不看你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朋友们的动态你会觉得很感兴趣,所以我会认为说这种核心的黏性会在好友圈来产生。那多少好友才算多?我觉得三五个好友就可以 了,而不是说越多越好。这些观点会影响你在做的产品。

就像在微信里,我们不会把你所有的QQ好友导到你的微信通讯录,也不会把你的手机通讯录好友全部导到你的微信好友里来,这个也是同样的观点:我们不 认为好友越多越好。我们再回答一些问题,比如说怎样传播、怎样滚动起来,当然不是拉动,是自发的滚动。怎么样互动,怎么样有一个重点用户的突破口,从当时 做的一个小的案例分析。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所说的都是错的”,这是我在微博里的签名。这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今天说的大家不要当作一个正确的东西,事实上只是一家之言,大家可以想办法去找到证据推翻它。教条是没有意义的,我平时也不大喜欢到处分享东西,因为分享的效果不一定是最好的。

相反每个人自己体会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就像我们要解释“什么是光”这个问题。如果有人生下来天生就是瞎子,你跟他解释一辈子什么是光他也不会知 道,除非他睁开眼睛看了一次,那不用解释他也知道了。这对一个瞎子而言是解释不清楚的,不管你用多少语言都解释不清楚。我觉得产品里的思考和体验也是这 样。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