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STL中用erase()方法遍历删除元素

2014-05-10 13:41 330 查看
STL中的容器按存储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按以数组形式存储的容器(如:vector 、deque);另一类是以不连续的节点形式存储的容器(如:list、set、map)。在使用erase方法来删除元素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在使用 list、set 或 map遍历删除某些元素时可以这样使用:

正确使用方法1 std::list< int> List;

std::list< int>::iterator itList;

for( itList = List.begin(); itList != List.end(); )

{

if( WillDelete( *itList) )

{

itList = List.erase( itList);

}

else

itList++;

}



正确使用方法2 std::list< int> List;

std::list< int>::iterator itList;

for( itList = List.begin(); itList != List.end(); )

{

if( WillDelete( *itList) )

{

List.erase( itList++);

}

else

itList++;

}

下面是两个错误的使用方法:

错误使用方法1 std::list< int> List;

std::list< int>::iterator itList;

for( itList = List.begin(); itList != List.end(); itList++)

{

if( WillDelete( *itList) )

{

List.erase( itList);

}

}



错误使用方法2 std::list< int> List;

std::list< int>::iterator itList;

for( itList = List.begin(); itList != List.end(); )

{

if( WillDelete( *itList) )

{

itList = List.erase( ++itList);

}

else

itList++;

}

正确使用方法1:通过erase方法的返回值来获取下一个元素的位置

正确使用方法2:在调用erase方法之前先使用 “++”来获取下一个元素的位置

错误使用方法1:在调用erase方法之后使用“++”来获取下一个元素的位置,由于在调用erase方法以后,该元素的位置已经被删除,如果在根据这个旧的位置来获取下一个位置,则会出现异常。

错误使用方法2:同上。

这里“++”运算符与我们平常的理解刚好相反,erase( itList++) 是先获取下一个元素的位置在删除; erase( ++itList) 是删除以后再获取下一个元素的位置。

在使用 vector、deque遍历删除元素时,也可以通过erase的返回值来获取下一个元素的位置:

正确使用方法 std::vector< int> Vec;

std::vector< int>::iterator itVec;

for( itVec = Vec.begin(); itVec != Vec.end(); )

{

if( WillDelete( *itVec) )

{

itVec = Vec.erase( itVec);

}

else

itList++;

}

注意:vector、deque 不能像上面的“正确使用方法2”的办法来遍历删除。

Feedback

# re: STL中用erase()方法遍历删除元素(更简单的用法) 回复 更多评论

2009-01-08 08:34 by
canaan
http://zhgn.vicp.net/boke/200901071529.htm

# re: STL中用erase()方法遍历删除元素 回复 更多评论

2009-01-09 11:03 by
Herbert
多谢cannan提点,不过用你提供的更简单的用法似乎还是有点漏洞,举个例子:

假如有一个列表 ShipList,里面的内容是0、1、2、3...9, 如果要从中删除那些取余3后为0或为1的数,删除后应该得出的结果是 2、5、8。

但如果是这样操作:

std::<int >::iterator it;

for( it = ShipList.begin(); it != ShipList.end(); it++)

{

if( (*it) % 3 == 0 || (*it) % 3 == 1)

ShipList.erase( it++);

}

这样的话会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得出的结果是 1、2、4、5、7、8(没有删除取余3后等于1的数);另外一个问题是当执行到列表中最后一个元素(即ShipList.end() - 1 )时,迭代器可能还会执行两次“++”,如果是这样那么it就到达了 ShipList.end() + 1 的位置,这样也会报错。

# re: STL中用erase()方法遍历删除元素 回复 更多评论

2009-01-15 11:30 by
无名剑
你的第二种方法在VS03下是正确的,但在05或08下会出问题,因为迭代器失效了,还是遵循C++标准比较好

# re: STL中用erase()方法遍历删除元素 回复 更多评论

2009-01-15 18:23 by
Herbert
@无名剑

是吗?VS其它版本我没测试过,不过在VS08运行是没问题的喔...

# re: STL中用erase()方法遍历删除元素 回复 更多评论

2009-05-30 13:08 by
xu
这里“++”运算符与我们平常的理解刚好相反,erase( itList++) 是先获取下一个元素的位置在删除; erase( ++itList) 是删除以后再获取下一个元素的位置。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好像没看到这方面的资料,有这方面的说明吗?

# re: STL中用erase()方法遍历删除元素 回复 更多评论

2009-08-05 12:15 by
xxt
转到我的空间,谢谢:)

http://blog.c114.net/html/87/367587-50926.html

# re: STL中用erase()方法遍历删除元素 回复 更多评论

2010-03-20 11:53 by
kidst
erase( itList++) 是先获取下一个元素的位置再删除; erase( ++itList) 是删除以后再获取下一个元素的位置。

我觉得不应该这样理解。

我认为,erase(itList++)是itList先传递值给erase(),然后再自增;

erase(++itList)是先自增,然后再把自增后的值传递给erase(),这个是出错的根源。

# re: STL中用erase()方法遍历删除元素 回复 更多评论

2011-02-24 14:28 by
ami
谢谢了

# re: STL中用erase()方法遍历删除元素[未登录] 回复 更多评论

2011-04-19 11:01 by
daniel
1.

2010-03-20 11:53 by kidst

erase( itList++) 是先获取下一个元素的位置再删除; erase( ++itList) 是删除以后再获取下一个元素的位置。

我觉得不应该这样理解。

我认为,erase(itList++)是itList先传递值给erase(),然后再自增;

erase(++itList)是先自增,然后再把自增后的值传递给erase(),这个是出错的根源。

----同意kidst上述观点

2.

2009-01-09 11:03 by Herbert

多谢cannan提点,不过用你提供的更简单的用法似乎还是有点漏洞,举个例子:

假如有一个列表 ShipList,里面的内容是0、1、2、3...9, 如果要从中删除那些取余3后为0或为1的数,删除后应该得出的结果是 2、5、8。

但如果是这样操作:

std::<int >::iterator it;

for( it = ShipList.begin(); it != ShipList.end(); it++)

{

if( (*it) % 3 == 0 || (*it) % 3 == 1)

ShipList.erase( it++);

}

这样的话会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得出的结果是 1、2、4、5、7、8(没有删除取余3后等于1的数);另外一个问题是当执行到列表中最后一个元素(即ShipList.end() - 1 )时,迭代器可能还会执行两次“++”,如果是这样那么it就到达了 ShipList.end() + 1 的位置,这样也会报错。

----出错是因为在for循环中多了一次自增操作,这样,在余0之后,自增了两次,当然就把余1的数漏掉了

# re: STL中用erase()方法遍历删除元素 回复 更多评论

2011-08-31 17:54 by
Siryang
明显有个问题, A B C D

删除了B之后,itEnd指向D+1

再删除D,itEnd指向D+2,it不移动,还指向D,D是个错误的指针。

如果不报错就是死循环。否则程序就崩...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