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Python开发

python运维开发笔记1

2014-03-30 16:04 211 查看
2[/b]、案例及简析[/b]
2002年5月18日,江苏省普通高中高三信息技术等级考试采用了是网上答题的方式。全省30万考生都是在计算机上参加考试。这次考试分上午和下午两场。在中午12:00,省会考办的负责人发现了意外的情况,当天中午12;48,有一位不明身份的“电脑黑客” 非法闯入省会考办的网站,删除了50多个学生考试文件,删除的速度相当快,而这里面存有5000多份考生的试卷。
这次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对高三的学生来说,只有通过这次考试才能参加全国高考。如果这5000多名考生的试卷被删除,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省会考办立即通知被删除试卷的学校保留备份,再一次向省会考办传送。当天下午16:53,曾经在中午非法登录省教育厅网站的“黑客”再一次闯入会考办的网页,又删除了参加下午考试的5000多名考生的试卷,前后两次共删除1万名考生的试卷。
江苏省教育厅意识到情况严重,立即向省公安厅网络监察处报了案。省公安厅接收报案后,立即组织侦查员对此案进行了调查。江苏省公安厅的侦查员对非法登录教育厅网站的IP地址进行了长时间的监控,发现这个IP地址一直挂在互联网上。经过来源分析,公安人员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所在城市,确定这个黑客攻击来自苏州。
省公安厅立即通知了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市公安局网络监察处会同省公安厅的侦查员根据提供作案的IP地址通过与电信部门联系,确立5月18日非法登录省教育厅网站的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单位。公安人员一方面派人到南京省教育厅对省教育厅的服务器进行现场勘察,另一方面对苏州的用户情况进行调查。因为涉及到攻击者的IP地址是动态的,技术上面比较复杂,公安人员通过层层排查后,确定5月18日删除考生文件的IP地址是从苏州市第10中学登录的。经调查,该中学计算机教师罗露有极大嫌疑。
公安机关传讯了罗露。此事令全校师生意外,因为在校内,罗露是一个受全校师生好评的教师。但是,经确认,非法删除1万名考生试卷的事的确是罗露所为。罗露承认,会考办网站的用户账号密码没有经过加密就保存到数据库里面了,很容易获取。他能够轻而易举地进入这个系统。到了5月18号,也就是正式考试的第一天的中午和下午,他就分别两次进入了这个系统并且删除了一些其它学校上传的答卷文件。
据罗露所在的学校领导介绍,罗露于1991年从苏州某大学生物专业毕业后,回到自己的母校工作,希望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于母校的建设。1993年,由于工作需要,学校调他去管理电脑机房。他对电脑不是很熟悉,就凭着一股“钻”劲,他的电脑水平不断提高,很快在技术上遥遥领先于其他计算机教师。
罗露的犯罪心理是“抱复”,据罗露讲,由于他对计算机信息等级技术网上考试这种方式不满,认为考试比较繁琐。而且学校在开始考试时需要做很多工作,增加了一些工作量,于是心中产生反感情绪。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最终因触犯刑法256条257条258条,被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罗露有期徒刑6个月,缓期两年执行。罗露终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3、黑客与蓄意破坏
来自审计委员会的一份统计表指出黑客犯罪的侦破率。报告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安全性漏洞是以外发现的,只有2%是由系统主动出击查获的;这证明了什么?证明了现今的系统与管理并不能真正地控制住黑客,并不能真正地防止蓄意破坏。而且,这些黑客也正是凭着这一点,越来越猖狂地非法访问数据库,所窃取的资料与文件的价值也越来越高!
九、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犯罪防治办法
1[/b]、多方面的合作[/b]
这个“多方面”,涉及到的就不仅仅是法律界的问题。社会方面、监督人方面、自身方面,当然最不可或缺的还是法律方面的协助。
2[/b]、多方面的治理[/b]
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犯罪,本文前面也提及到,它正在呈现多元化特征。与传统犯罪的不同点有许多,例如:犯罪者年龄、犯罪者目的、犯罪者心理等等。所以,它的治理也必须向“多元化”发展。其防治,不仅仅是对犯罪者本身的教育,不仅仅是对犯罪事件本身的调查,而是要从心理、目的这些多个角度去进行防范、治理、预防。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犯罪需要多角度的治理。

总而言之,计算机以及网络的出现,的确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的益处。但是,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仅仅是一个供人类使用的工具,并没有人类的辨别能力。人类可以利用它做任何事,仅仅利用它的特点之一――资源共享,就可以做出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是一个新兴的犯罪手法。其结果的性质并不与常规犯罪有任何出入,但是,其结果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就足以使人们警惕了。它所损坏的不仅仅是直接的经济财产损失,有可能是个人的资料、信息,也有可能是数据库中的文件,更有可能的国家的机密!往往这些资料都是无价的,这些资料甚至牵扯着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
而伴随着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犯罪手法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对于其防治,我们也要采取相关的方法及手段。犯罪在变,方法也一定要变,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才会改变。

参考文献及文章资料来源:
《猫与耗子的新游戏 网络犯罪及其治理》――孙伟平 著
《数字化世界――21世纪的社会生活定律》――葛洛蒂 张国治 编著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
《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心理浅析》――景钊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车文博主编 王国新 戚立夫 著
《温故中国黑客史》――苗得雨 首发于《黑客X档案》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