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简单工厂模式--结合实例学习简单工厂模式

2014-03-20 22:02 260 查看
在讲解简单工厂模式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OO的一些原则

1.OCP(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一个软件的实体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已有的软件,如果需要扩展,应当在不需修改

已有代码的基础上进行。

2.DIP(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要针对接口编程,不要针对实现编程。简单点说,对于不同层次的编程,高层次暴露给低层次

的应当只是接口,而不是它的具体类。

3.LoD(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只与你直接的朋友通信,而避免和陌生人通信。

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学习简单工厂类:

有一片果园,里面种植有苹果和香蕉,有一个商店,从果园中购买了一些苹果核和香蕉。现在,商店就是客户端,苹果和香蕉就是产品,现在商店出售水果,不使用简单工厂模式来实现的例子如下:

//客户端类
public class Stor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e apple=new Apple();
System.out.print(apple.tell());
Banana banana=new Banana();
System.out.print(banana.tell());

}
}
//苹果类
class Apple{
public String tell(){
return "我是苹果";
}
}
//香蕉类
class Banana{
public String tell(){
return "我是香蕉";
}
}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store类是依赖于Apple和Banana类的,也就是说客户端依赖于产品,

如果果园中没有苹果了,商店也就买不到,更别说卖了,Store对该类的实例化也要删除。

总之,就是违背了OCP原则,客户端直接依赖于产品

每回都需要去new一下,完全把产品类暴露给客户端

如果使用简单工厂模式

因为Apple类和Banana类都有相同的tell()方法,所以可以定义一个接口,声明这个方法;

然后通过定义工厂类,让客户端依赖工厂,而不直接依赖产品

public class Stor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rute a=Factory.getFrute("apple");   //得到产品对象
if(a!=null)
System.out.println(a.tell());
Frute b=Factory.getFrute("banana");   //得到产品对象
if(a!=null)
System.out.println(a.tell());
}
}
//工厂类
class Factory{
//只负责产生对象
public static Frute getFrute(String name){
if(name.equals("apple")){
return new Apple();
}else if(name.equals("banana")){
return new Banana();
}
return null;
}
}
interface Frute{
public String tell();
}
//苹果类
class Apple implements Frute{
public String tell(){
return "我是苹果";
}
}
//香蕉类
class Banana implements Frute{
public String tell(){
return "我是香蕉";
}
}


简单工厂模式有什么优点呢?如上面的例子,客户端与产品没有直接建立联系,即调用者没有直接依赖于被调用这,当Apple类Banana类修改后,不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而且Frute接口的使用,体现了DIP原则。

缺点:当对系统进行扩展的时候,比如增加一个Grape类,不需要修改其他产品类,如Apple和banana,貌似符合OCP原则,但实际上还是需要对工厂类进行修改,所以

简单工厂模式不符合OCP原则。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