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转载:知行合一

2014-01-31 00:48 344 查看

信息, 知识, 和智慧

说一下在看到徐昊介绍的知识漏斗(Mystery, Heuristic, Algorithm)之前我对知识的理解.

我也分了三类: 信息, 知识和智慧

信息: 信息就是我们能直接感知到的东西, 包括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尝到的摸到的.

知识: 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 是大脑思考的产物.

智慧: 智慧是对知识的运用, 它反映在人的行动上

一个例子:

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 巡行长空, 自西方落下. 这是信息. 冬暖夏凉, 也是信息

有人根据太阳的运动规律, 推断出太阳围绕地球旋转, 这是知识. 历法也是知识的体现

而根据历法, 春播秋收, 这是智慧.

Why It Matters

这关系到我们的进步. 知识指导我们的行动, 决定我们的进步, 然而如果知识永远都是个人大脑思考的产物, 则它具有一个明显的限制, 不可复制. 信息则恰好相反, 它没有个人色彩, 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关键的一点, 它是客观的, 容易复制.

知识的不可复制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每个行动的起点都从原始的信息开始, 自己去思考形成知识, 再根据思考去行动. 这样每个人都要从一无所知开始, 重复的去思考已经有可用答案的问题, 重复发明轮子, 而短短几十年的进步也随着生命的终结而戛然而止.

而信息容易复制的特性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 把知识转化为信息, 转化为客观的, 体外人工制品.

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就是这么过来的.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消失了:大家都面对相同的信息的海洋. 于是人与人的差别就体现在对信息的运用和具体的行动上

知行合一

著书立说或与人交谈可以把你对世界的理解客观化,除此之外,你对世界的认识和世界对你的认识都只能通过你可观测的行为来进行. 换句话说,你是个黑盒, 外在的行为定义了你. 如果你所知所学不能反应在外在行为上,则你的内部状态不会对世界产生可观测的影响. 从这一点上,你的行动才是你知识和智慧的反应,所谓知行合一.

转载自:http://liguanglei.name/blogs/2012/05/19/on-knowledge-interface/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