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如何正确的思考

2014-01-11 17:28 176 查看
      人在没有弄清楚自己思考的过程的时候总会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错误处理,并且还不知道自己的BUG出现在哪.后我来阅读了一些心理学书籍以及文献和各种有关心理学的博文,才渐渐理清楚自己思考过程的细节,也才明白了正确处理信息才是正确思考的前提.现将自己的一些感悟简单记录下来也与大家分享接收大家的指正.

(废话不多说,先来一张图):



      当我们接收到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即一条信息的时候,首先我们就要判断,这个信息是属于事实?结论?还是假想?然后再进一步判断是否有依据,是否客观,成立条件是否主观等等.

      简单举例分析或许更能理解:(一)比如有个人跟你说这个苹果好甜,首先分析这是一条结论,是他吃了苹果之后得出的结论,但是进一步分析,"甜"是一个主观概念,也许是他的生物学基础处理了苹果的淀粉之后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结论,但是这个对于他一个人而言的结论对于与他在生物学基础上有差异的其他人未必就会得出与之相同的"甜"的结论.因此,这条信息我们分析处理之后,我们就会更客观的看待这个苹果,而不是也100%相信这个苹果甜而去买十斤尝尝.就会把这条信息当做一个影响决策的参数,而不是做决策的唯一参数.

      例子(二)有人说你所学的专业很垃圾(或许很多大一新生都会因为这句话而转专业).首先我们就要分析出这是一条个人的结论并且很主观,这是事实吗?我们进一步推论:"垃圾"是一个主观概念的词语,需要有事实的数据做支持才行,到底有什么样的数据来衡定"垃圾"这个标准呢?比如该专业的就业率,及格率,高分率,毕业生的平均薪金水平以及该专业的老师的平均学历,平均论文水平等等.在进行大量相关数据的处理下,我们才能确定"本专业很垃圾"是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事实,又或许这只是一个找不到工作的学长情绪低落的时候主观臆断.综合分析之后,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自己是否转专业,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例子暂时举这么多吧,再简单补充一点:分析一段信息串的时候要注意信息字符,判断该信息字符是不是客观的统计学数据,还是主观的文学词汇.若是主观的文学词汇就要进一步分析到底该主观词汇代表的数据标准又是什么?是否有该标准,或者该标准是否成立.

      (例子不是很充分,在日后会慢慢追加的,说了一堆可能都没有明白本文含义,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好作者,因为很多信息是文字无法以100%的转换率来表达的,或许只有例子才能充分反映思维分析的细节吧)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心理 思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