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人与机器人的思维区别(人与机器人的差别根本在哪里?)

2013-12-03 22:03 344 查看
人与机器人的差别根本在哪里?就是记忆的存储和对存储内容的组合与配比中。人的记忆,最根本的就是把曾经见过的东西存储起来。把现实中的东西,通过"枚举方法"与存储的内容相配比,当对应在一起时,就认为可以实现确认。  

关键因素是记忆与现实的量化和抽象。比如我们。我之所以能认识你,首先就是在第一次见到你时,就把你的主要特征记忆了下来,比如你的性别,你笑的可爱,你的眼睛一个大一个小,或者你的长头发。当我再次见到你时,我就把这几个物征拿出来比较,从而通过主要特征的变化认出你来。  

目前,机器人之所以不能实现自由灵活地认出每个动态的人,根本原因就是一些人的主要特征还没有完全量化出来。其实,人也是机器。所不同的,就是人可以自由地吸取外界的知识,并创造知识。而机器人,并没有这个功能。难道是机器人不能具有这个功能吗?非也!  

知识的创造,可以理解为各种知识的交叉。比如艺术和心理学,可以产生艺术心理学一样,如果把所有的知识把输入到机器人的大脑中,再把人的思绪程序放入到对所有知识的整理中,机器人就能实现创造和思维了。  

那么,我为什么会思考?我思考的本质是什么?我思考的环境是什么?其实,我所有的思考,都是对环境的认识。我所得到的知识越少,意味着我的思维方式越发简单,从而决定了我的思维达不到创造。而激发我思考的环境,主要是我对环境的认识与所存储知识的相互配比。  

我思考的本质应当是对已有知识的枚举与配比。或者称为融合与抽算。为了证明这种观点,大家可以引申到学习生活中。比如,学新闻的观点很开放,做官员的有些很官本位。而支持从事这种种行业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思考的规则,也就是游戏的规则。  

推而广之,我们大家的思考之所以不相同,就是生活境遇及生活环境为个人所创造的生活经验不同。而生活经验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这就是"事实影响行为"这一观点的最本质体现。  

人之所以是各式各样的,而不像机器人都是一样的。本质上是机器人所记忆的东西是一样的,这就像是刚出生的小孩子一样,头脑里是空白,生活和境遇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方式。为什么出生在中国的孩子长大后学会的是中国话而不是外国话一样,生活环境决定了思考和意识。同样,为了证明这个结论,我们可以把中国人的孩子放到外国去,他们就会适应外国的环境,说出一口标准的外国腔。  

由此可以总结为,决定人思想和认识,及思维方式的主要是生活环境和知识结构。人之所以在学习中变化,就是知识结构的不同,改变了人的后天。  

人是一点点地变化,主要是人具有的生理性结构造成了人的自然遗忘。正是这个自然遗忘又造成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形形色色。而机器人,因为不具有生理的自然遗忘,因此他最可怕的就在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在"大脑"中存储下人类目前所有的知识。对于没有的知识,还可以通过程序设计,比如,"当看到的或者听到的东西",通过对存储内容的扫描后,发现已经有的存储内容中并没有这些记录时,就满足存储的条件,通过程序可以记录到"大脑"中。  

由此来认识机器人的思考,就是对世界的扫描和对长期不用信息的删除。机器人的思考,就是对存储信息的主动配比。而所担心的,就是机器人的"大脑"会因此而诞生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东西。因为对存储量极大的信息对行枚举时,新的东西会诞生出更多的东西。  

因此,机器人一旦懂得这些,必将比人类更职明。但是,最可怕的恰好就是机器思维一旦乱了,会引起情绪难以自控,直到自我死掉。但是,也很有可能,当一些死掉的机器人这一现象出现之后,机器人会通过存入"大脑"之后,学会调整,进而自我约束。  机器人超越人,要经历三个大的阶段,首先是存储知识阶段,第二个是复制已存储阶段,第三个是按规则选择配比阶段。而目前,机器人仍然处在起步的存储知识阶段。但是,可以确信未来机器人将和人一样,可以思考,可以有情绪。而和人所不同的,就是他们是机器制造的。

该文章转自: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网站(http://www.robotedu.org/show-370-1.html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