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读《大话设计模式》有感之策略模式

2013-12-03 15:47 204 查看
  面向对象的编程,并不是类越多越好,类的划分是为了封装,但分类的基础是抽象,具有相同属性和功能的抽象集合才是类。

  策略模式(Strategy):它定义了算法家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客户。

  简单工厂模式需要让客户端知道这个算法的父类,但是策略模式则不需要,只要让客户端知道上下文就可以了。

  策略模式是一种定义一系列算法的方法,从概念上来看,所有这些算法完成的都是相同的工作,只是实现不同,它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调用所有的算法,减少了各种算法类与使用算法类之间的耦合。

  策略模式的Strategy类层次为Context定义了一系列的可供重用的算法或行为。继承有助于析取出这些算法中的公共功能。

  来看看之前的那个计算器的代码进行改动后,变成什么样了呢?



图 1

  这是策略模式中的context(上下文)类,维护一个对Strategy对象的引用。以上为策略模式和简单工厂模式的结合。



图 2



图 3

  上一行代码中,客户端只能获得CalculateContext类的实例,而下一行代码中,客户端还能获得Strategy类的实例,因而上一行代码较之下一行代码而言,耦合更加降低了。

  策略模式的优点是简化了单元测试,因为每个算法都有自己的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接口单独测试。就现在来看,它是用来封装算法的,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可以用它来封装几乎任何类型的规则,只要在分析过程中听到需要正在不同时间应用不同的业务规则,就可以考虑使用策略模式处理这种变化的可能性。

  在基本的策略模式中,选择所用具体实现的职责由客户端对象承担,并转给策略模式的Context对象。这本身并没有解除客户端需要选择判断的压力,而策略模式与简单工厂模式结合后,选择具体实现的职责也可以由Context来承担,这就大大减轻了客户端的职责。

  部分段落摘自《大话设计模式》,谢谢呐~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