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驱动中的.o文件与.ko文件的区别

2013-08-11 17:47 405 查看


转自:http://wxpjiujiang.blog.163.com/blog/static/2039940302012272272901/


Linux驱动中的.o文件与.ko文件的区别  

2012-03-07 14:27:0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linux  .ko  .o  区别  |字号 订阅

最近在学习linux的驱动,之前做嵌入式实验的时候加载驱动模块都是.o文件,但是现在发现很多驱动模块都是.ko文件,于是上网查了一下两者的区别,现在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o文件也就是object文件,.ko文件是kernel object文件,与.o的区别在于其多了一些sections,比如.modinfo。.modinfo section是由kernel source里的modpost工具生成的,包括MODULE_AUTHOR, MODULE_DESCRIPTION, MODULE_LICENSE, device
ID table以及模块依赖关系等等。depmod工具根据.modinfo section生成modules.dep, modules.*map等文件,以便modprobe更方便的加载模块。

 
在2.6内核下编译driver, 首先要确认你的linux系统里有没有kernel tree,检查的方法是看看文件夹/lib/modules/$(uname -r)/build是否指向source code,并进去看看,是否有Makefile, include, scripts等文件夹,在scripts/mod下可以找到前面提到的modpost,这个是生成.ko的关键。如果没有kernel
tree,需要重新build一份kernel来建立这个kernel tree。
 
在2.4内核中,生成的就是.o文件。2.6的kernel对内核模块的管理做了一些扩展,生成的就是.ko文件。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