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在UBUNTU 10上搭建GIT服务器

2013-08-05 12:06 267 查看
搭建git服务器有几种方式可选,gitosis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 最近新装了ubuntu 10系统,并买了一块飞凌ok6410开发板,准备从零开始移植linux 2.6.28.6的内核,免不了要一步一步地添加和修改文件,所以最好有一个git repository来记录历史。
以前也一直用git来管理自己开发的一些软件,但都是最简单的单机方式,只用于做个记录,现在准备尝试一下更复杂也更标准的方式,建一个可以多机协作的,并且有正规的权限管理。
遇到一番周折,现在把过程详细记录一下。
总共分下面8个步骤,实施每个步骤的角色不同。 步骤0:区分不同角色/用户
有两个主机,一个名叫fion-laptop (ip: 192.168.0.100),安装有ubuntu 10,是git server所在的机器,是host端;另一个名叫fion-enc (ip: 192.168.0.101),主要是windows vista,安装virtual box虚拟机,其上运行ubuntu 9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用来做测试,是remote端。
在安装过程里,总共有三个角色,分别是:
root@fion-laptop – system root
fion@fion-laptop – git administrator
git@fion-laptop – git repository holder
其中起主要做用的是fion@fion-laptop,它是git server的管理员。注意,git server管理员不是名字叫git的那个用户。 步骤1:安装软件(root@fion-laptop实施)
安装下面三个软件包:
git, gitosis, openssh-server
其中openssh-server的配置文件是/etc/ssh/sshd_config,如果有修改的话,记得重启sshd服务:
/etc/init.d/ssh restart 步骤2:建立git用户(root@fion-laptop实施)
adduser git 步骤3: 生成管理员密钥对(fion@fion-laptop实施)
通过下面的命令生成密钥对
ssh-keygen -t rsa
刚刚生成的密钥放在~/.ssh目录下,其中id_rsa.pub是公钥,id_rsa是私钥。
公钥稍后需要给git用户使用,所以把它拷贝一份到/tmp目录下。 步骤4: 建立git仓库(git@fion-laptop实施)
登录git用户,回到自己的/home/git目录下,从/tmp目录拷贝fion的公钥id_rsa.pub。
运行下面命令:
gitosis-init < id_rsa.pub
生成两个目录:gitosis 和 repositories,后者即是git仓库所在位置。一个基本的仓库已经建立起来,下面需要做的全都是git管理员的配置工作。
生成repositories用的公钥是fion用户的,所以,现在fion已经是git仓库的管理员。 步骤5: 配置git server(fion@fion-laptop实施)
gitosis的配置方式很特别,repository的配置文件本身也是一个repository,名字是gitosis-admin.git。git administrator需要把它clone一份到本地,然后修改和commit,当push回去的时候,新的配置就生效。
首先,已经是git administrator的fion用户运行:
git clone git@fion-laptop:gitosis-admin.git
在得到的gitosis-admin目录下有一个文本文件gitosis.conf和一个空目录keydir。
gitosis.conf里记录了repositories里的每一个group以及每个成员的权限,一个group就是一个repository。
比如我准备建立一个叫作ok6410的repository,就在gitosis.conf里添加以下内容:
[group ok6410]
writable = ok6410
members = fion@fion-laptop root@fion-laptop root@fion-enc
这里,我为ok6410这个repository设置了三个用户,一个是git的管理员,另外两个分别是fion-laptop和fion-enc两个主机上的root用户,这主要是因为我一般习惯于直接登录根用户来工作,当然这样比较危险,最好不要这样。
接下来要准备这三个用户的公钥。让他们分别通过ssh-keygen -t rsa生成自己的密钥对,并设法把公钥拷贝到keydir目录下,分别重命名为fion@fion-laptop.pub root@fion-laptop.pub root@fion-enc.pub 步骤6:创建新的repository(fion@fion-laptop实施)
依次通过以下命令来创建一个新的repository,即上面配置过的ok6410。
mkdir ok6410
cd ok6410
git init
git remote add origin git@fion-laptop:ok6410.git
…prepare some source code …
git add .
git commit -a
git push origin master:refs/heads/master 步骤7:测试(root@fion-enc)
在测试主机上尝试clone:
git clone git@192.168.0.100:ok6410.git
成功。
修改并commit、push,都成功。 注意事项:
在配置过程中遇到了几个问题,耽误了好些时间。强调一下,帮助其他人少走弯路:
1.步骤5中,配置文件中member的名字结构是name@host,其中host一定得是文本地址,不能直接用ip地址。可以在/etc/hosts 里设置ip地址与主机名的对应。比如root@192.168.0.101,这样设置的话,它对应的公钥文件名字必然是 root@192.168.0.101.pub,这个文件在push的时候会被警告。而且这名用户将无法clone成功。
2.还是与步骤5有关。一开始,我的测试用主机(virtual box虚拟机)的虚拟网卡是采用的NAT方式,所以我把member设置为root@[vista主机IP],因为我想git server看到的地址一定是vista主机的地址。但这样也不行,clone失败。最后我把虚拟网卡改成桥接方式,git server能直接看到虚拟机的IP,这样就成功了。
3.步骤6中,新创建的repository不能是空的,push的时候会报错,要多少放一点东西进去,哪怕是touch一个空文件。本文出自 “第二月的博客”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2ndmoon.blog.51cto.com/6542214/1283737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