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腾讯校招题:fork进程与缓存

2013-08-03 10:05 148 查看
转载:http://www.cnblogs.com/biyeymyhjob/archive/2012/09/26/2703909.html

题目描述:

请问下面的两个程序各一共输出多少个“-”?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
int i;
for(i=0; i<2; i++)
{
fork();
printf("-");
}

return 0;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
int i;
for(i=0; i<2; i++)
{
fork();
printf("-\n");
}

return 0;
}


答案:第一个程序输出8个"-",第二个程序输出6个"-"

解析(来源网络):

fork的重要特性:

1、fork()系统调用是Unix下以自身进程创建子进程的系统调用,一次调用,两次返回,如果返回是0,则是子进程,如果返回值>0,则是父进程(返回值是子进程的pid)

2、在fork()的调用处,整个父进程空间会原模原样地复制到子进程中,包括指令,变量值,程序调用栈,环境变量,缓冲区等

 

第一个程序输出8个“-”,这是因为printf("-");语句有buffer,所以,对于上述程序,printf("-");把"-"放到了缓存中,并没有真正的输出,在fork的时候,缓存被复制到了子进程空间,所以,就多了两个,就成了8个,而不是6个。

第二个程序输出6个“-”,区别第一个程序的地方:printf("-\n");这里程序遇到"\n",或是EOF,或是缓中区满,或是文件描述符关闭,或是主动flush,或是程序退出,就会把数据刷出缓冲区。需要注意的是,标准输出是行缓冲,所以遇到"n"的时候会刷出缓冲区,但对于磁盘这个块设备来说,“n”并不会引起缓冲区刷出的动作,那是全缓冲,你可以使用setvbuf来设置缓冲区大小,或是用fflush刷缓存。

PS:Unix下的设备有“块设备”和“字符设备”的概念,所谓块设备,就是以一块一块的数据存取的设备,字符设备是一次存取一个字符的设备。磁盘、内存都是块设备,字符设备如键盘和串口。块设备一般都有缓存,而字符设备一般都没有缓存

 

下面给出网上的图例说明,其中绿色的输出2个"-",棕色输出2个,浅绿1个,粉色1个,在第一个程序中最下层在第一个程序时候,会在缓冲区各放一个,结束时候缓存中的字符会输出,这样一共2个。综上第一个程序8个"-",第二个程序6个"-".

第一个程序:



第二个程序: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f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