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COM/ATL]组件、对象、MFC、ATL的区别

2013-07-19 19:58 309 查看

组件(Component)和对象(Object)之间的区别

先明确组件(Component)和对象(Object)之间的区别。组件是一个可重用的模块,它是由一 组处理过程、数据封装和用户接口组成的业务对象(Rules Object)。组件看起来像对象,但不符合对象的学术定义。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组件可以在另一个称为容器(有时也称为承载者或宿主)的应用程序中使用,也可以作为独立过程使用; 
组件可以由一个类构成,也可以由多个类组成,或者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 
组件为模块重用,而对象为代码重用。现在,比较流行的组件模型有COM(Component Objiect Module,对象组件模型)/DCOM( Distributed COM,分布式对象组件模型)和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到这里,已经出现了与本文相关的主题COM,而CORBA与本文无关,就不作介绍。 

MFC和ATL之间的不同

目前MFC和ATL代表了两种框架,分别面向不同类型的基于Windows的开发。

MFC代表了创建独立的Windows应用的一种简单、一致的方法;ATL提供了一种框架来实现创建COM客户机和服务器所必须的样板文件代码。
ATL则不同于MFC,它完全面向COM组件,其技术路线也不同于MFC,MFC使用的是C++中的继承、封装、嵌套等常规技术,而ATL使用了C++中模板、多继承等高级技术,甚至还用到了STL。所以学习和使用ATL要求我们必须熟悉这些C++高级特性。

另一方面,ATL结构完全针对COM中的诸多规范,这就要求使用人员必须非常了解COM规范,才有可能真正把ATL用好。

什么是ATL

ATL是(动态模板库)ActiveX Template Library 的缩写,它是一套C++模板库。基本目标就是使COM应用开发尽可能地自动化。

ATL是ActiveX Template Library 的缩写,它是一套C++模板库。使用ATL能够快速地开发出高效、简洁的代码(Effective and Slim code),同时对COM组件的开发提供最大限度的代码自动生成以及可视化支持。为了方便使用,从Microsoft Visual C++ 5.0版本开始,Microsoft把ATL集成到Visual C++开发环境中。1998年9月推出的Visual Studio 6.0 集成了ATL 3.0版本。目前,ATL已经成为Microsoft标准开发工具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日益受到C++开发人员的重视。 

ATL的基本目标就是使COM应用开发尽可能地自动化,这个基本目标就决定了ATL只面向COM开发提供支持。目标的明确使ATL对COM技术的支持达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对COM开发的任何一个环节和过程,ATL都提供支持,并将与COM开发相关的众多工具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编程环境中。对于COM/ActiveX的各种应用,ATL也都提供了完善的Wizard支持。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开发者的使用,使开发者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与应用本身相关的逻辑上。
ATL因其采用了特定的基本实现技术,摆脱了大量冗余代码,使用ATL开发出来的COM应用的代码简练高效,即所谓的“Slim Code”。ATL在实现上尽可能采用优化技术,甚至在其内部提供了所有C/C++开发的程序所必须具有的C启动代码的替代部分。同时ATL产生的代码在运行时不需要依赖于类似MFC程序所需要的庞大的代码模块,包含在最终模块中的功能是用户认为最基本和最必须的。这些措施使采用ATL开发的COM组件(包括ActiveX Control)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应用的分布式组件结构。
ATL的各个版本对Microsoft的基于COM的各种新的组件技术如MTS、ASP等都有很好的支持,ATL对新技术的反应速度大大快于MFC。ATL已经成为Microsoft支持COM应用开发的主要开发工具,因此COM技术方面的新进展在很短的时间内都会在ATL中得到反映。这使开发者使用ATL进行COM编程可以得到直接使用COM SDK编程同样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