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Camera 名词解释

2013-07-16 15:00 211 查看
转自MTK文档: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yuanjungogogo
ZSD :零曝光延时(ZSD: Zero Shutter Delay)
Lens Shading :镜头边沿的成像光线与镜头光轴有一个较大的夹角,沿着视场边缘光线的光圈减小,通光路径变长,边角光线成像位移就较大,使得镜头边缘的光线是随着视角的变大成像亮度急剧地下降,呈现出画面角落的影像发暗。
Flare :镜片的表面反射或镜筒、反光镜组的内面所引起的反射光,到达底面后造成画面整体或一部份产生了雾蒙,降低了图像的鲜锐度。镜片的镀膜及内面防反射处理的加强,固然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光斑,但被摄体的状况并不相同,不可能完全消除。
Shutter; 原指传统相机上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一种装置,手机相机上是指曝光时间的长短.cmos sensor中一条line 的曝光时间
Aperture: 光圈,光通过的有效孔径。通常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在镜头内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手机相机模组使用F2.8的据多,F2.4次之,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yuanjungogogo

Focal Length: 焦距, 通常是指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照相机中,镜头就相当于凸透镜,从镜片光学 中心到CMOS成像平面的距离大概就等于焦距.
Defect Pixel: 坏点:一般是指在sensor 制造过程中因为单个像素的电路异常而不能正常表现感光亮度。其表现形式为全黑情况下成像中单个的白色和彩色的点或者全白情况下成像中的黑点,当坏点无法被校正的话,会影响到正常拍照的图片
Flicker:     flicker由工频干扰引起,交流电光源都有光强的波动,在中国交流电频率是50Hz,光强的波动就是100Hz,周期10ms。如果camera曝光时间不是10ms的整数倍,那么在不同的感光面接收到的光能量一定不一样,体现在图像上就是有明暗条纹。
Moire:      摩尔纹是数码照相机等设备上的感光元件出现的高频干扰,会使图片出现彩色的高频率条纹,摩尔纹是差拍原理的一种表现,空间频率略有差异的条纹叠加,由于条纹间隔的差异、重合位置会逐渐偏移,也会形成差拍,消除摩尔纹,应当使镜头分辨率远小于感光元件的空间频率或者
感光器件像素密度能够大大提高、 远远超过镜头分辨率
False Color : False color 的形成除了摩尔效应之外,感光器的三原色RGB色块排列也要付很大一部分责任。在颜色取样的同时,因为空间差而没有取样到的颜色,数码相机中的影响处理引擎仍会按照bayer pattern 色块的顺序排列(RGB),试图为每一个画素去分配应有的颜色。这种情况在
大量色块均匀分

             布时是正确的处理程序。可是遇到突出部或微细构造时,这样的颜色换算往往会出现错误而产生false color
Purple Fringe:紫边,目前产生的原因有好几张说法。比较广为接受的就是镜头色散与颜色插值运算之问题导致的。固有镜片会对不同波长光波产生色散(传统相片很少发生)蓝B、R红两色混合误差而产生,这个问题的发生在于拍摄高反差的景物时,在明暗交界的边缘部分会出现异常的紫色
Resolution :  分辨率, 指在成像平面上1毫米间距内能分辨开的黑白相间的线条对数,单位是“线对/毫米”(lp/mm,line-pairs/mm)。受限於光學、材料和其他種種的因素,每一個鏡頭、每一台數位相機都有其分辨能力的極限,评判分辨率方法:–
MTF :引進反差對比的概念來檢定鏡頭解 像力 – 目测ISO12233: 达到多少TV lines
sharpness:
Sharpness是指影像的銳利度,影像中的高頻成分越多,影像就越銳利,Sharpness主要由鏡頭決定,鏡頭品質好,成像越銳利,鏡頭品質差,成像
越模糊,Sharpness可以由後端影像處理來加強,但是會有Side Effect
Contrast : 
Contrast為對比度,代表影像中亮(白)和暗(黑)的差異,所謂的高對比就是白的地方夠亮,黑的地方夠黑。一般對比較低的情形,有下列兩種狀況-整體過亮:過曝,Gamma拉太高 整體過暗:曝光不足,Gamma拉太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yuanjungogogo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