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想考研——但是有顾虑希望前辈们可以指点一下

2013-04-25 16:57 253 查看
今年大四下学期,在武汉的某一家公司实习,做软件开发工作,日子在这里过的不紧不慢,公司规模很小,10来个人,有时候觉得在公司里面没什么长进,前面来的几位实习生已经离开了。

昨天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大学生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四年》,文章中写到哈佛的学生的学业负担比我们重的多得多,他们的图书馆在凌晨三点钟的时候依然在亮着,他们吃饭的时候你不会看到某个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每个人都在翻动着手里的书本,虽然我认为文章中或多或少有些夸张的因素(中国记着写的文章嘛,多少喜欢把这种事情夸大一些),但是我相信哈佛学生的勤奋是事实,我想了想自己好像在大学里真没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把人生中的黄金时间都给挥霍了,我很遗憾,但是却回不去了。

虽然不能肯定一个人的学历越高将来会生活的越好,但是我深信一个人的教育背景还是很重要的,我的本科学校不是一本,虽然在找工作的时候没遇到太多的学历歧视,但是我相信在筛简历的时候,绝对因为这个被刷过多次,其实这并不是最关键的,我相信一个理论,相信很多人一定也听说过——十万小时天才理论,当我们在某一个事情上投入了10万小时以后,绝对可以轻松的做好这件事情,我自觉得本科时自己在专业上的投入没有这么多的时间,而工作了以后又绝不可能完全的沉下心去读书,想想也是白天在公司忙个半死,晚上谁都想休息一下,最后长期不阅读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曾经在我耳边一直出现过两种声音---支持考研派和泼冷水派,我们操作系统的老师就很支持我们去读研究生,他甚至鼓励我们一直读下去,一直读到博士,我们宿舍的管理员有一个女儿,本科时读的武大,硕士在北大念的,现在在工作,他经常鼓励我去考研,说工作了以后会没时间去专心学习了,但是另一方面,我以前大二时的英语老师说的一句话——“中国的本科教育是世界二流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三流的”,不支持我们去考研,但是还是有学生去考了,而且还考上了,英语老师的话一直在我心上挥之不去,所以说第一年没去考了,现在想想其实挺后悔的,错过了这个黄金时间,没能知道题目是什么样子的,我现在还有点犹豫——如果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真如英语老师说的“世界三流”的话,我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了吗。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这种正规的计算机系出来的所谓的科班生与那种通过培训几个月以后也能找一份不错的编程工作的“插班生”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更多的获得了什么呢?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前辈给一些建议吧,我在此先行谢过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